疾控动态(2020年第8期)
信息动态
9月,这些疾病高发,注意预防
根据梧州市疾控中心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预计2020年9月,以下这些疾病高发,请注意预防!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点场所:人员密集所等
关注原因
截至8月31日,我市已连续213天无病例报告,发生本地疫情风险低。目前我国新增病例主要以境外输入性病例为主,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期,随着跨省旅游人员流动增加,境外航班增加,不排除出现输入性病例的可能。
预防措施
企事业、学校等单位要加强人员健康管理,做好通风、消毒、体温检测等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指导人员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个人防护和手卫生。外出时应科学戴口罩,勤洗手,随时保持手卫生。
健康监测与就医。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并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
二、流行性感冒
重点场所:学校、托幼机构等公共场所
关注原因:
随着学校陆续开学,电影院放映场所恢复开放,人群聚集程度及流动性增加,易于流感病毒传播,学校、幼托机构等单位出现流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增大。
预防措施
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多运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常通风:室内多开窗通风,流感高峰期尽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打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年幼者、孕妇、老人、有基础疾病等高危人群,应在流感高发季节到来前接种流感疫苗。
晨午检:托幼机构及学校等集体单位进行体温测量,若发现师/生发热,应让其戴口罩并及时就医、居家休息。
三、手足口病
重点场所:托幼机构、游乐园等
关注原因
根据既往的流行规律,预计9月手足口病发病数将逐渐增多,托幼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高。
预防措施
◆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不洁的食物等。
◆尽量少带小孩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如农贸市场、超市、商场、电影院、游乐场、公车、医院等。
◆要保持居家、教室等场所的环境卫生,经常通风换气。
◆要经常对玩具、水杯、毛巾、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要关注小孩体温变化并时常查看口腔、手及足底等部位是否有皮疹,发现有类似症状后,要立即送诊。
◆接种EV71疫苗可以有效预防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的发生。
特别提醒
虽然接种EV71疫苗可以有效预防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的发生,但是家长们不要认为注射疫苗后就可以放松警惕,还需注意孩子个人卫生、室内通风等,若发现孩子发热、出疹等类似症状应及时送到正规医院就诊。
四、登革热
重点场所:社区
关注原因:
根据当前国内外疫情态势,且目前温湿度有利于蚊媒孳生,我市存在因病例输入导致本地传播或发生小规模聚集性疫情的风险。
预防措施
◆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蚊虫叮咬,安装防蚊纱窗及使用蚊帐,外出涂抹防蚊液等。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不要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开展卫生运动,消灭蚊虫。清扫卫生死角、积水(室内瓶罐、花瓶、厨房及浴室积水,室外坑洼、树洞、竹筒等积水),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
五、麻疹
重点场所:中小学校、托幼机构等
关注原因:
随着高温高湿,病毒趋向活跃以及9月中小学校、托幼机构陆续开学,而部分地区麻类疫苗首剂及时接种率偏低,麻疹流行的风险提高,必须加强麻疹监测及疫情防控的应急准备工作。
预防措施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双手清洁,并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少串门,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
◆最有效的预防麻疹的方法是注射麻疹疫苗。食源性疾病
六、食源性疾病
重点场所:食堂、餐馆等
关注原因:
近日梧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通报:我市部分地区连续发生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目前温湿度适合微生物繁殖,易发生因食用致病菌污染的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同时也适合植物生长,易发生因误采摘食用有毒野生植物、野生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
预防措施
◆切勿采摘、购买不认识或易混淆的野生植物、野生菌食用。
◆生食的瓜果蔬菜要用流动洁净水清洗干净。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
◆不要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不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
◆餐饮服务单位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切实加强各项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食品从业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此外还应将食品放入冰箱冷藏妥善保存。
特别提醒
市民在就餐后有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身体不适应马上到医院就诊。
疾病在于预防,请大家千万要记住了!(谢乐宗)
第一届广西健康科普技能大赛复赛圆满落幕
梧州市疾控中心作品入围决赛
8月29日,第一届广西健康科普技能大赛复赛,圆满落幕啦!为期两天的复赛中,25部优秀作品进入了最后的决赛!
梧州市疾控中心作品《请您大声说出来:我介意》,以市县单位第四名的成绩入围决赛!参赛作品是结合演讲和舞台情景表演的方式,通过《健康大讲堂》栏目,分享烟草对健康的影响,倡导市民群众加入禁烟行动,对身边的吸烟行为大声说出:我介意!
按照比赛主办方的工作安排,决赛将于9月底进行,梧州市疾控中心参赛团队将不断改善优化,提高节目质量,期待在决赛中取到优异的成绩。(杨秋月)
长洲区成功创建自治区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2018年底,梧州市长洲区申报创建自治区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经过各部门2年团结协作的努力,2020年5月28日,长洲区顺利通过自治区现场评估,长洲区达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评审标准(试行)》的要求。6月-7月中旬在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网站进行公示,7月28日下发《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关于命名自治区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通知》,至此长洲区创建自治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取得完满成功。
梧州市疾控中心在长洲区创建自治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中主要负责技术指导,通过定期对长洲区创建情况进行督导,指导各项创建工作的开展,指出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提出合理的建议,不断通过创建工作质量,以达到自治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评审标准要求。
今后,梧州市疾控中心将继续履行职责,落实责任,加强沟通协调,不断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各项工作,全力推进长洲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再上新台阶。(杨秋月 范成钧)
梧州市新冠肺炎疫情处置演练顺利开展
近期国内部分地区相继出现新的新冠肺炎患者,使得秋冬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检验我市应对突发性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控制可能出现的新冠肺炎输入性疫情的传播风险,梧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根据《广西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工作预案》于 8月13日上午在梧州学院组织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演练。梧州市疾控中心派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流行病学调查组、消杀组共18人参加了本次演练。
本次演练模拟进口冷链食品污染所致的疫情处置及中高风险地区来梧返梧人员核酸检测阳性疫情处置两个场景,考验我市各部门人员对不同场景下疫情处置应对能力。
模拟场景一:我市发现某超市一员工咽拭子标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随后各相关部门迅速行动。梧州市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组成员对该员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利用大数据平台掌握该员工近期活动轨迹和人员接触情况,追溯可疑食品,重点对冷冻冷藏肉品生产经营场所进行全面排查。根据专家意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将核酸阳性员工所居住小区划为高风险区,对小区全体居民进行采样、开展核酸检测。
模拟场景二:我市发现一名返梧人员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梧州市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组成员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密接人员排查,消杀组成员对隔离点进行消毒等,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环节承接到位,顺利将疫情苗头扑灭在萌芽之中。
整个演练活动展示了疫情发现与报告、流行病学调查与采样、疫情分析研判、环境消毒、大规模人员排查、疫情信息发布等处理环节,以及卫生健康、公安、市场监管、海关、商务等有关部门同步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的全流程。
本次演练,梧州市疾控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流行病学调查组、消杀组队伍通力协作、默契配合,很好的完成了新冠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表现优良。通过演练,还积累了更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进一步提高了梧州市疾控中心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疾控机构卫生应急队伍随时拉得出,打得赢。(黄心怡 杨秋月)
梧州市疾控中心开展2020年梧州市登革热媒介伊蚊抗药性调查
近年来,我国登革热发生范围逐渐扩大,防控形势日趋严峻,我市也曾于2014和2019年出现登革热流行。由于目前登革热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和预防性疫苗,因此,使用杀虫剂快速降低媒介伊蚊密度,依然是当前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防控登革热最有效的方法。但杀虫剂的大量频繁使用,也会使环境中的伊蚊产生抗药性,给今后的登革热防控带来更大的困难。为了解我市登革热媒介伊蚊抗药性情况,我市拟在开展2020年登革热媒介伊蚊抗药性调查工作。
7月-8月,梧州市疾控中心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前往我市东南西北中五个采样点进行伊蚊样本采样,累计捕获约2500条伊蚊幼虫,样品已送往自治区疾控中心进行抗药性检测,等待结果反馈。
目前梧州市疾控中心四害抗药性检测实验室正在建设,相关资质正在申请。梧州市疾控中心将全力做好登革热媒介伊蚊抗药性调查的前期工作,为今后梧州市独立开展登革热媒介伊蚊幼虫和成虫的抗药性实验奠定了基础。(杨秋月 张淩风)
梧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桂ICP备17011531号-1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32号
联系电话:0774-3863720 传真号码:0774-3863725 电子邮箱:wzscdcbgs@163.com
地址:广西梧州市春湖路3号 邮编:54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