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动态(2020年第10期)
11月,这些疾病高发,注意预防
根据梧州市疾控中心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预计2020年11月,以下这些疾病高发,请注意预防!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点场所:人员密集所等
关注原因
截至10月29日,我市已连续272天无病例报告,发生本地疫情风险低。本月山东青岛市和新疆喀什地区发生本地疫情,当地均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控制了续发传播风险。目前我国新增病例主要以境外输入性病例和个别省份本地疫情为主。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期,我市不排除出现输入性病例的可能。
预防措施
企事业、学校等单位要加强人员健康管理,做好通风、消毒、体温检测等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指导人员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个人防护和手卫生。外出时应科学戴口罩,勤洗手,随时保持手卫生。
健康监测与就医。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并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
二、登革热
重点场所:社区
关注原因
我市10月22-29日无登革热病例报告,但个别监测点布雷图指数提示大于传播阈值,11月气温仍适宜伊蚊活动,岑溪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同时各县区存在因登革热病例输入导致本地传播的风险。
预防措施
◆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蚊虫叮咬,安装防蚊纱窗及使用蚊帐,外出涂抹防蚊液等。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如有发热、出疹等不适,及时就医。
◆不要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开展卫生运动,消灭蚊虫。清扫卫生死角、积水(室内瓶罐、花瓶、厨房及浴室积水,室外坑洼、树洞、竹筒等积水),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
三、流行性感冒
重点场所:学校、托幼机构等公共场所
关注原因
根据既往的流行规律,已进入秋冬季流感流行季节,昼夜温差大,托幼机构和学校等场所人员密集,有利于流感的传播,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较大。
预防措施
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多运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常通风:室内多开窗通风,流感高峰期尽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打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年幼者、孕妇、老人、有基础疾病等高危人群,应在流感高发季节到来前接种流感疫苗。
晨午检:托幼机构及学校等集体单位进行体温测量,若发现师/生发热,应让其戴口罩并及时就医、居家休息。
四、手足口病
重点场所:托幼机构、游乐园等
关注原因
本月我市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和重症数均较上月同期有所上升。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人群密集,发生聚集性风险依然存在。
预防措施
◆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不洁的食物等。
◆尽量少带小孩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如农贸市场、超市、商场、电影院、游乐场、公车、医院等。
◆要保持居家、教室等场所的环境卫生,经常通风换气。
◆要经常对玩具、水杯、毛巾、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要关注小孩体温变化并时常查看口腔、手及足底等部位是否有皮疹,发现有类似症状后,要立即送诊。
◆接种EV71疫苗可以有效预防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的发生。
特别提醒
虽然接种EV71疫苗可以有效预防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的发生,但是家长们不要认为注射疫苗后就可以放松警惕,还需注意孩子个人卫生、室内通风等,若发现孩子发热、出疹等类似症状应及时送到正规医院就诊。
五、水痘
重点场所:学校、幼托等集体单位
关注原因
虽然水痘不是法定报告传染病,但是传染性极强,冬春季高发,且发病以学生和托幼儿童居多,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发生疫情的风险较大。
预防措施
◆注意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保持皮肤清洁,尽可能减少皮肤的破溃,防止继发感染。
◆注意隔离,避免接触患者。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
六、诺如病毒致感染性腹泻
重点场所: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场所
关注原因
诺如病毒致感染性腹泻高发季,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场所是暴发/聚集性疫情高发场所。
预防措施
◆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不到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就餐。
◆流行季节,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杜绝传染渠道,减少感染机会。
◆患者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住所要开窗通风或使用排气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疾病在于预防,请大家千万要记住了!(甘武明)
我市首届营养职业技能大赛顺利举行
2020年10月20日,我市首届营养职业技能大赛初赛在市疾控中心举行,来自各级医疗机构、疾控机构从事营养专业相关岗位的26名选手参加了初赛。
本次初赛采用闭卷理论知识竞赛,试题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基础,分医疗和公卫组别。我中心共派出10名选手参赛。经过角逐,中心共6名选手获得公卫组个人奖项,同时我中心也荣获优秀组织奖。最终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共评选出2组队伍代表我市参加自治区决赛,其中我中心共4名选手成功晋级决赛,决赛将于11月份在南宁进行。
本次技能大赛是推进《国民营养计划》和《合理膳食行动》实施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引导公众合理膳食、传播健康饮食新风尚奠定了良好基础。(黄心怡)
2020年梧州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顺利开展
根据《关于印发2020年梧州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我中心在市教育局和市卫健委组织下,联合市红会医院、市工人医院于2020年10月10-29日对万秀区、长洲区的幼儿园至大学共20所学校开展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在学校师生的配合、医务人员的辛勤工作下,现场筛查工作得以圆满结束。
从整体监测结果来看,学生的近视率逐年上升,居高不下,近视防控工作迫在眉睫。下一步,我中心将联合医院及教育部门开展系列干预工作,助力提高我市学生健康素质。(李月平)
开展蚊媒监测,严防登革热疫情
为掌握我市登革热媒介伊蚊种类构成、密度、分布及季节变化和长期趋势,从而为登革热风险评估、预测预警、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我市从4月份开始开展伊蚊密度监测工作,监测周期为4-11月,每月2次。
10月1-30日,我市各级疾控机构用布雷图指数法(BI)在全市范围内共监测27个点次。根据监测结果进行风险统计分析,全市的布雷图指数提示小于控制传播阈值的风险。其中,市本级的布雷图指数提示有传播风险。
下一步,我中心将继续对有传播风险的监测点开展蚊媒监测,同时对各相关单位进行防蚊灭蚊技术指导及督导,督促各有关单位继续做好清除孳生地和杀灭成蚊工作,防范登革热疫情的发生及传播。(张淩风 杨秋月)
加强培训,巩固我市消除疟疾工作成果
为了做好我市疟疾监测工作,提高寄生虫病防治技术及检验水平,2020年10月29-30日,在市生健康委员会的组织下,我中心在三楼会议室举办了一期疟疾监测暨镜检培训班。
本次培训班参加的人员是市辖区医疗单位和乡镇卫生院负责疟疾监测的资料人员及镜检人员。培训班上,疾控专家指出目前我市寄生虫防控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开展疟疾监测的必要性,分析了梧州市疟疾防控的形势,对疟疾监测工作要点、疟疾相关的卫生行业标准、血片镜检操作流程和形态学的培训,现场对镜检人员进行了疟疾血片制片以及镜检技术指导。
本次培训班在市卫生健康委的组织下顺利召开,通过培训各单位医务工作者一起努力,在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的同时,有效的提高我市疟疾监测工作质量,巩固我市消除疟疾工作成果。(张淩风)
梧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桂ICP备17011531号-1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32号
联系电话:0774-3863720 传真号码:0774-3863725 电子邮箱:wzscdcbgs@163.com
地址:广西梧州市春湖路3号 邮编:54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