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动态(2020年第11期)
12月,这些疾病高发,注意预防
根据梧州市疾控中心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预计2020年12月,以下这些疾病高发,请注意预防!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点场所:人员密集所等
关注原因
截至11月28日,我市已连续302天无病例报告,发生本地疫情风险低。目前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此起彼伏、持续蔓延,我国多个省份发生输入冷冻产品污染病毒造成境内人员感染,继而造成人与人之间传播,或境外输入及续发本地传播疫情,但均在可控范围内。疫情防控仍处于关键期,我市不排除出现输入性病例的可能。
预防措施
企事业、学校等单位要加强人员健康管理,做好通风、消毒、体温检测等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指导人员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个人防护和手卫生。外出时应科学戴口罩,勤洗手,随时保持手卫生。
健康监测与就医。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并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
二、流行性感冒
重点场所:学校、托幼机构等公共场所
关注原因:
根据既往的流行规律,现已进入秋冬季流感流行季节,托幼机构和学校等场所人员密集,利于流感病毒传播,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风险较大。
预防措施
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多运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常通风:室内多开窗通风,流感高峰期尽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打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年幼者、孕妇、老人、有基础疾病等高危人群,应在流感高发季节到来前接种流感疫苗。
晨午检:托幼机构及学校等集体单位进行体温测量,若发现师/生发热,应让其戴口罩并及时就医、居家休息。
三、水痘
重点场所:学校、幼托等集体单位
关注原因:
水痘冬春季高发,且发病以学生和托幼儿童居多,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发生疫情的风险高。
预防措施
◆注意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保持皮肤清洁,尽可能减少皮肤的破溃,防止继发感染。
◆注意隔离,避免接触患者。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
四、食源性疾病
重点场所:食堂、餐馆等
关注原因:
12月初我市将举办宝石节美食嘉年华,餐饮食品经营者设施设备有限,户外供应食品量大不易保存,特别是生冷食品、熟食未经正确保存或加工处理,易发生食源性疾病事件。
预防措施
◆切勿采摘、购买不认识或易混淆的野生植物、野生菌食用。
◆生食的瓜果蔬菜要用流动洁净水清洗干净。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
◆不要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不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
◆餐饮服务单位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切实加强各项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食品从业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此外还应将食品放入冰箱冷藏妥善保存。
六、诺如病毒致感染性腹泻
重点场所: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场所
关注原因:
秋冬季是诺如病毒致感染性腹泻高发季,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场所是暴发/聚集性疫情高发场所。
预防措施
◆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不到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就餐。
◆流行季节,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杜绝传染渠道,减少感染机会。
◆患者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住所要开窗通风或使用排气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六、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重点场所:密闭的室内等
关注原因:
进入冬季,气温下降,若在通风不良的环境里使用燃气热水器、吃火锅、木炭取暖等,则增加一氧化碳中毒风险。
预防措施
◆正确使用燃气灶、燃气热水器,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如用燃气热水器洗澡,除保持通风外,时间不宜太长。
◆驾车的市民不要在不熄火静止密闭的车厢内停留太久。在车内停留时间较长时,车窗必须保留一定缝隙,便于新鲜空气进入。
疾病在于预防,请大家千万要记住了!(甘武明)
梧州市新冠病毒核酸采样、检测师资培训班顺利开展
根据《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转发国务院联防联控综合组关于做好实地督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要求,有效做好冬季疫情防控工作,梧州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师资培训班、梧州市新冠病毒核酸采样骨干师资培训班分别于11月16日,11月27日在梧州市疾控中心举行。市直各医疗卫生健康单位和各县市区核酸检测实验室技术骨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核酸采样人员近130人参加了本次培训。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员们能更好的理解《梧州市城区大规模人群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工作预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实验室检测方案》、《中国疾控中心新冠肺炎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技术规范》等内容,涵盖核酸采样到检测的全流程。同时,对学员进行防护用品使用的世界操作指导,另外针对应对大规模检测工作中面临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讨论。
本次培训是推动全市核酸采样检测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有效提升了医疗机构、疾控机构核酸采样检测能力,加快补齐短板弱项,为秋冬季疫情防控及满足应对可能出现的大规模采样工作打下坚实技术保障。(黄心怡 杨秋月)
梧州市新冠肺炎疫情流调人员技术大练兵
近期,多地开始出现本地病例,中高风险地区数量增加,为贯彻落实国家及自治区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有关要求,坚决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保卫战,守好广西东大门,守护梧州人民的生命健康。11月18-20日,梧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在梧州市疾控中心举行了新冠肺炎疫情流调人员技术培训演练。全市市、县(市、区)两级由疾控专业技术人员和公安干警组成的联合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队伍共155人参加演练。市卫健委党组成员江带灵、市公安局副局长孙有昌出席开班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流调人员技术培训演练通过理论授课、实践操作、现场指导方式相结合,重点讲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新冠肺炎流调方案、防护用品使用技术、采样及流调技术等内容。同时,让每一位公安系统工作队员和疾控系统工作队员开展防护服穿脱、采样及流调实践操作,市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现场技术指导。
实践出真知,只有平时加紧训练,战时才能打胜仗。本次培训以疾控机构为技术核心,公安部门共同参与开展联合培训,为应对我市可能发生的疫情,最大限度减少发病人数,最大力度控制疫情传播,最大程度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打下坚实技术保障。(梁燕 杨秋月)
梧州市疾控中心开展2020年学校新生防艾宣传
艾滋病不仅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恶性传染病,同时成为了关乎着一个民族存亡、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而青少年是艾滋病易受伤害群体,青少年的性健康知识匮乏、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性行为开端的低龄化、性伙伴增多的趋势等问题均能形成伤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风险。青少年所处的青春期属于一个向成年期过渡的关键时期。处于成人生命准备期的青少年如果不能够得到正确引导,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为保护青少年免受艾滋病伤害,2020年10月19日来梧州市疾控中心到梧州学院开展了新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及青少年性健康知识教育讲座。
讲座围绕学生青春期心理和生理发育可能出现重点问题展开,结合了许多真实的例子,让学生们了解艾滋并学会洁身自爱。同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的特点,发放一系列形式多样、生动活泼、青少年感兴趣的预防艾滋病及有关性健康教育的宣传资料,培养青少年自我保护技能。
通过开展的学校宣传,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学会保护自己,培养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责任感,也是降低梧州市青少年艾滋病感染率的有效措施。(黄赛伦 杨秋月)
梧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桂ICP备17011531号-1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32号
联系电话:0774-3863720 传真号码:0774-3863725 电子邮箱:wzscdcbgs@163.com
地址:广西梧州市春湖路3号 邮编:54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