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动态(2020年第12期)


文章类型:期刊资料   来源:梧州市疾控中心  发布日期:2021-01-12


20211月,这些疾病高发,注意预防

根据梧州市疾控中心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预计20211月,以下这些疾病高发,请注意预防!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点场所:人员密集所等

关注原因

截至20201229日,我市已连续334天无病例报告,发生本地疫情风险低。目前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总体呈现持续上升态势,国内多地相继发生本土疫情,存在多个散在疫点,局地传播风险上升,但目前仍呈可控态势。元旦春节假期临近,人员流动性大,聚集性活动增多,疫情传播风险增大,我市不排除出现输入性病例的可能。

预防措施

企事业、学校等单位要加强人员健康管理,做好通风、消毒、体温检测等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指导人员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个人防护和手卫生。外出时应科学戴口罩,勤洗手,随时保持手卫生。

健康监测与就医。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并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

二、流行性感冒

重点场所:学校、托幼机构等公共场所

关注原因

冬季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高峰,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流感流行强度显著低于往年,但在学校、幼托机构、养老院等人群聚集场所发生局部聚集性疫情的风险依然存在。

预防措施

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多运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常通风:室内多开窗通风,流感高峰期尽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打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年幼者、孕妇、老人、有基础疾病等高危人群,应在流感高发季节到来前接种流感疫苗。

晨午检:托幼机构及学校等集体单位进行体温测量,若发现师/生发热,应让其戴口罩并及时就医、居家休息。

三、水痘

重点场所:学校、幼托等集体单位

关注原因

水痘以冬春季高发,且发病以学生和托幼儿童居多,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发生疫情的风险高。

预防措施

◆注意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保持皮肤清洁,尽可能减少皮肤的破溃,防止继发感染。

◆注意隔离,避免接触患者。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

四、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重点场所:密闭的室内等

关注原因

进随着气温下降,使用燃气热水器、燃气灶、农村用木炭取暖等情况逐渐增多,若在门窗关闭的空间里使用,则增加一氧化碳中毒风险

预防措施

◆正确使用燃气灶、燃气热水器,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如用燃气热水器洗澡,除保持通风外,时间不宜太长。

◆驾车的市民不要在不熄火静止密闭的车厢内停留太久。在车内停留时间较长时,车窗必须保留一定缝隙,便于新鲜空气进入。

特别提醒

一旦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首先要做到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关闭燃气,将中毒者转移到通风处,解开中毒者的领扣,裤带,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拨打“120”求救。

五、诺如病毒致感染性腹泻

重点场所: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场所

关注原因

秋冬季是诺如病毒致感染性腹泻高发季,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场所是暴发/聚集性疫情高发场所。

预防措施

◆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不到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就餐。

◆流行季节,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杜绝传染渠道,减少感染机会。

患者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住所要开窗通风或使用排气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六、人感染禽流感

重点场所:活禽市场等

关注原因

冬春季是人感染禽流感疫情流行季节,存在人禽流感病例散发的风险。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

◆尽可能减少与禽畜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畜。

◆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

◆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生熟食品要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处理生禽、畜肉的案板、刀具和容器等不能用于熟食;在加工处理生禽、畜肉和蛋类后要洗干净手。

◆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带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要告诉医生有无外出旅游或与禽类接触史。应在医生指导下正规治疗。

七、食源性疾病

重点场所:食堂、餐馆等

关注原因

元旦将至,节日期间亲朋好友聚会和外出就餐机会增多,出现食源性疾病发生的风险增大

预防措施

◆切勿采摘、购买不认识或易混淆的野生植物、野生菌食用。

◆生食的瓜果蔬菜要用流动洁净水清洗干净。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

◆不要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不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

餐饮服务单位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切实加强各项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食品从业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此外还应将食品放入冰箱冷藏妥善保存。

特别提醒

市民在就餐后有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身体不适应马上到医院就诊。

疾病在于预防,请大家千万要记住了!(甘武明)


[备战] 鼓士气 攒经验 展风采

---梧州市疾控系统应急队伍大练兵纪实

为了检验我市疾控系统卫生应急队伍的理论基础和实战能力,来自梧州市、苍梧县、岑溪市、藤县、蒙山县、龙圩区疾控中心,由应急管理、流行病学调查、检验、健康教育、后勤保障等人员组成的18支应急队伍,共200人,于202012月中下旬分两期集结,在藤县某村庄参加全市疾控系统卫生应急队伍应急技能培训活动。

活动以理论学习和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模式开展。首先,指挥长梧州市疾控中心练莲主任和王芳副主任分别解读《梧州市新冠肺炎突发疫情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卫生应急处置规范暨灾区疾病控制工作重点》,提升各应急队伍应急处置的理论知识水平紧接着开展现场实战演练,指挥部发布紧急灾区疫情指令,启动应急预案,各应急分队收拾应急物资负重徒步奔赴现场。市疾控民兵连杨连长对应急队伍进行队列训练,训练队伍安营扎寨,搭建帐篷,野外生存技能。此外,还进行应急队伍携带的装备和应急物品展示,考核队伍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各队伍收到指挥部通过对讲机发布的疫情信息后紧急召集队员会商,实地考察,围绕所获得的信息资料,绘制疫源地地图,记录发现的卫生隐患并制定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措施,提出防控建议。

现场演练结束后,开展桌面演练暨总结会,各应急队伍向指挥部观察员介绍本组的疫源地地图,向大家展示发现的卫生隐患和应急处置措施。指挥长作最后总结,肯定了各应急队伍在本次演练的突出表现,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鼓励各应急队伍再接再厉,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至此,全市疾控系统卫生应急队伍培训暨实战演练圆满结束。

岗位练兵展风采,卫生应急见真功!应急响应、资源贮备、现场处置、信息报送都需要时刻准备着,这是我们的训练目的,我们做到了!不平凡的2020年即将过去,卫生应急工作正当时!2021年,我们准备好了!

(刘捷 杨秋月 黄英杰)


防患未然,警钟常鸣

——梧州市疾控中心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暨演练

防患未然,警钟常鸣。为了进一步做好梧州市疾控中心的安全生产工作,加强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提高全体职工在安全事故和消防安全中的自防自救能力和防火安全意识,使职工掌握基本的防火灭火方法及逃生方法,应对消防突发事件的发生。1225日,梧州市疾控中心组织了一场消防安全演练暨消防知识培训活动。

活动开始,首先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防火和灭火措施、火灾发生时的自我防护、逃生注意事项、三懂三会及消防四个能力、防毒面具的使用场所及使用方法等相关知识。紧接着开展模拟火灾发生情景:消防安全员发现市疾控大楼3楼发生不明原因火灾,迅速按下消火栓启泵按钮,并电话报告中心应急办。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收到需要启泵加压信号时,保安手提灭火器和通讯设备赶往报警信号位置,进行紧急灭火处理。中心应急办接到火灾报告电话后,马上向中心领导汇报,中心领导立即指示:“马上启动火警应急预案,全体职工应急疏散”。紧急铃声响起,安全员立即响应,疾控大楼内正在工作的职工,纷纷放下工作,关闭电源,紧急而有序的疏散撤离大楼。

此次演练增加了消防官兵深入火灾现场营救被困人员,云梯救人的项目,考察被困人员应对火灾自救和呼救的能力,以及灾害现场心理素质建设的能力。

本次演练得了银湖南路特勤消防站的在人力、设备方面大力支持,彭杰副站长还针对本次演练存在的问题提出宝贵的建议。

消防演练结束后,中心主任练莲号召全体职工学习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消防意识;一旦发现火灾,要沉着应对,并切实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天的演练活动必将会对今后高效、有序的应急工作提供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同样也为疾控工作奠定坚实的安全基础!

(刘捷 杨秋月)


结核防治宣传进校园

学校是人群密集场所,而学生是结核病发病的易患人群,一旦有传染源介入,极易发生流行,学校的结核病发病率比社会人群发病率更高。近年来,学校结核病疫情屡屡发生,学校内的结核病防控是重中之重。

根据梧州市市卫健委、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11月中旬起,市疾控中心联合各级医疗机构深入校园内开展“万名医生进校园”结核防治宣传活动,对全市学校进行结核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全覆盖,普及结核防治核心信息,提高学生师生防护意识和整体健康素养水平。
同时鼓励各单位利用讲座培训、公众咨询活动、宣传栏、LED屏、新媒体如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方式线上线下联动,全方面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治宣传,扩大宣传范围。

129日,市疾控中心联合红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梧州市职业学院举办了一期结核病知识讲座。对300多名师生骨干详细解读结核杆菌、结核病传播途径、临床症状、预防措施等内容,让大家更加正深入的了解结核病,号召学校师生们从自身做起,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到预防结核病的宣传中。在本次结核病防治宣传中,结核病防治工作者大力普及了结核病防治知识,为提高职业学院数千名在校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李梦映 杨秋月)


梧州市疾控中心开展世界艾滋病日系列宣传活动

2020121日是第33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活动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强调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加强团结协作,强化压实政府、部门、社会和个人四方责任,携手应对新冠肺炎、艾滋病等全球范围内重大传染病挑战,共同抗击艾滋病,为实现艾滋病防控目标,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努力。

市疾控中心积极开展世界艾滋病日系列宣传活动。

慰问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感染者

为了体现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关心和帮助,市防艾办联合市疾控中心、市红十字会领导共同到我市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感染者家庭进行慰问,详细了解了他们的治疗和生活情况,并叮嘱他们要保重身体,放宽心态,坚持治疗。鼓励他们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治疗。

慰问一线医务人员

1130日上午,市卫健委党组成员江带灵来到市疾控中心与中心领导一起慰问奋战在防治艾滋病工作第一线的医务人员,与医务人员深入座谈,询问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向他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并希望医务工作者再接再厉、克服困难,努力为我市治疗艾滋病工作创造出新的成绩。

防艾抗艾爱心一元捐活动

市疾控中心积极响应号召开展防艾抗艾爱心一元捐活动,为我们的防艾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世界艾滋病日防艾宣传活动

121日上午,2020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市政府广场举行,市疾控中心面向广大市民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推广并现场开展免费HIV检测咨询,开展有奖问答,发放防艾宣传读本、海报、小礼品等,广受市民欢迎。

通过开展“世界艾滋病日”系列宣传活动,能进一步向大众宣传了艾滋病防治知识,大力倡导健康的生活习惯,呼吁包容和关爱艾滋病患者,不断消除人们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有效遏制艾滋病的蔓延和传播,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黄赛伦 杨秋月)


2020年全市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和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培训班圆满完成

为加强和规范我市传染病报告管理和诊断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市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质量及诊断符合率,促进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有序开展,2020124日,梧州市市疾控中心举办全市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和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培训班。

参加培训班的人员主要有: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局疾控股负责人;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管领导、传染病疫情现场处置负责人、疫情管理人员;市直医疗机构、桂东人民医院、龙圩区中医医院、龙圩区妇幼保健院分管领导或医务科负责人、疫情管理人员;城区各乡镇卫生院分管领导、疫情管理人员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领导和疫情管理人员等共计84人。

本次培训班的主要内容有: 20201-11月传染病疫情及公共卫生事件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报告要求和信息安全、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理,以及重点传染病监测和防控等六项内容。

通过培训,学员们能加深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和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相关知识的理解,增强对传染病疫情防控及报告管理的工作能力,提高全市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质量及诊断符合率,促进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甘武明 杨秋月)


钦梧两地携手互学习谋发展

为拓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思路,20201214日,钦州市梧州市疾控系统行政管理培训班在梧州市疾控中心举办,钦州梧州两市市级疾控机构中层以上干部、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导班子、办公室主任共计80名职工参加。

培训班由梧州市疾控中心党支部书记江毅同志主持,梧州市疾控中心主任练莲致欢迎词、钦州市疾控中心主任王卫军作开班讲话。

培训班内容丰富多彩,有幸邀请到广西社会主义学院政治部主任何绍红主任、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陆奇岸院长/教授分别讲授《公务礼仪》、《日常工作管理:如何提高工作执行力》等内容。此外,钦梧两地人员就人员队伍建设、疾控体系建设、人事工资、业务工作等内容进行深入的经验交流与探讨,相互取长补短。

通过本次两地疾控培训交流,切实提高了两地中层干部职工行政管理能力、工作执行力和干部素养,进一步加深了两地疾控事业的交流和沟通,大家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拓展了发展思路,促进了两地疾控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

(黄心怡 杨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