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预防知识小科普


文章类型:健康专题   来源:梧州市疾控中心  发布日期:2021-09-14

    狂犬病作为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没有之一,截止到目前人类仍没有治疗手段治愈狂犬病患者,但完全可以预防,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必要了解狂犬病。


    一、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人患病后会感到咬伤部位异常或刺痛,接着出现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躁等症状,随后发生瘫痪、昏迷,一般在发病四五天内死亡。


    二、狂犬病怎么传染

    狂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其次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例如具有传染性的动物舔舐新鲜伤口、鼻部、肛门等。


    三、被狗咬伤后的处理方法

    人被犬、猫等可疑宿主动物咬、抓伤后,应立即进行受伤部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彻底清洗伤口很重要,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特殊部位(如眼部、口腔、外生殖器、肛门部粘膜)或深大伤口应到医院专业科室处置。


    四、狂犬病暴露后分级

    根据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①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为I级。

    ②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级。

    ③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为

    五、疫苗接种知识

    如果不小心被可疑动物致伤,及时、规范的暴露后处置很重要,应到专业的狂犬病预防处置机构进行狂犬病免疫预防,医务人员会根据暴露伤口的分级及接种史等情况,进行判断并使用人用狂犬病疫苗,或人用狂犬病疫苗+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目前我国人用狂犬病疫苗采用两种程序肌肉注射法,即“2-1-1”程序和五针法,两种方法在全程免疫后效果相当。


    六、疫苗接种禁忌症

    暴露后狂犬病疫苗接种无任何禁忌症,接种后少数人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硬结等,一般不需做特殊处理。极个别人的反应可能较重,应当及时就诊。发现接种者对正在使用的狂犬病疫苗有严重不良反应时,可更换另一种狂犬病疫苗继续原有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