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动态(2021年第10期)
Ø信息动态
2021年11月,这些疾病高发,注意预防
根据梧州市疾控中心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预计2021年11月,以下这些疾病发生风险高,请注意预防!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关注程度:★★★★★
风险等级:高
重点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
预防措施
l 主动报告登记:自境外或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梧人员,应及时向当地社区、村屯、单位等进行报备,并配合当地疫情防控部门落实好防控措施。
l 规范健康管理:从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梧人员,请主动向所在单位和居住地社区(村、屯)登记报备,如实报告出发地、出行方式、健康状况、核酸检测等信息,抵梧后按照梧州市疫情防控有关要求执行,尤其要规范落实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
l 合理安排出行:如非必要,近期请勿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l 做好个人防护:请广大市民继续保持高度的防控意识,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出入商场、影院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科学配戴口罩,保持一米线、勤洗手、用公筷、常通风等良好卫生习惯,减少人群聚集,出入工作生活场所、户外场所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坚持“亮码”通行。
l 积极接种疫苗:请符合接种条件的3岁及以上居民群众积极有序前往定点接种门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l 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环境卫生要搞好。
l 有发热、咳嗽等不适及时就诊。
二、流行性感冒
关注程度:★★★★☆
风险等级:高
重点场所: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
预防措施
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多运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常通风:室内多开窗通风,流感高峰期尽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打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年幼者、孕妇、老人、有基础疾病等高危人群,应在流感高发季节到来前接种流感疫苗。
晨午检:托幼机构及学校等集体单位进行体温测量,若发现师/生发热,应让其戴口罩并及时就医、居家休息。
三、感染性腹泻
关注程度:★★★☆☆
风险等级:中
重点场所:养老、托幼机构等集体场所
预防措施
◆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不到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就餐。
◆流行季节,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杜绝传染渠道,减少感染机会。
◆患者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住所要开窗通风或使用排气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加强人畜粪便管理,避免污染生活饮用水源。
四、手足口病
关注程度:★★★☆☆
风险等级:中
重点场所:幼托机构、游乐场所
预防措施
◆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不洁的食物等。
◆尽量少带小孩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如农贸市场、超市、商场、电影院、游乐场、公车、医院等。
◆要保持居家、教室等场所的环境卫生,经常通风换气。
◆要经常对玩具、水杯、毛巾、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衣服被褥经常拿到阳光下暴晒。
◆要关注小孩体温变化并时常查看口腔、手及足底等部位是否有皮疹,发现有类似症状后,要立即送诊。
◆接种EV71疫苗可以有效预防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的发生。
五、登革热
关注程度:★★★☆☆
风险等级:中
重点场所:社区
预防措施
◆做好防蚊避蚊措施,避免被蚊虫叮咬,安装防蚊纱窗及使用蚊帐,外出涂抹防蚊液等。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群众外出游玩应尽量着长袖衣长裤,使用驱蚊防蚊剂,防被蚊虫叮咬;尽量避免到疫区。如有发热、出疹等不适,及时就医。
◆不要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开展卫生运动,消灭蚊虫。清扫卫生死角、积水(室内瓶罐、花瓶、厨房及浴室积水,室外坑洼、树洞、竹筒等积水),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
六、食源性疾病
关注程度:★★★☆☆
风险等级:中
重点场所:食堂、餐馆等
预防措施
◆切勿采摘、购买不认识或易混淆的野生植物、野生菌食用。
◆生食的瓜果蔬菜要用流动洁净水清洗干净。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
◆不要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饮用开水,不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
◆餐饮服务单位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切实加强各项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食品从业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易腐败变质的食品放冰箱冷藏妥善保存。
◆不用饮料瓶等食品包装盛装非食用液体,洗涤消毒等外用物品和有毒有害物品做到标识明显且与食物分开存放。
◆市民在就餐后有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身体不适应马上到医院就诊。
疾病在于预防,请大家千万要记住了!(甘武明)
免疫规划工作业务指导,我们一直在路上
为及时了解我市2021年第三季度免疫规划工作进展情况,进一步规范管理,确保我市免疫规划工作有序开展,梧州市疾控中心于在10月上中旬开始对我市长洲区、万秀区辖区内的15个接种单位进行业务指导。
指导发现受新冠疫苗接种影响,各地不同程度上存在常规免疫工作下滑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减少常规免疫开诊日、查漏补种工作未开展或不规范开展、幼托机构查验证工作未常规开展、日常疫苗出入库不盘点,管理不规范等,直接影响了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下一步梧州市疾控中心将继续加强疫苗管理、信息系统、操作等工作的培训和指导,使免疫预防接种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有序地开展。(免疫预防管理科)
关切慰问离退休职工,暖心过重阳
10月13日上午,梧州市疾控中心召开重阳节座谈会,梧州市中心领导班子亲切慰问离退休职工代表,使广大离退休职工深切感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关怀和温暖。座谈会上中心领导班子向离退休职工宣传贯彻梧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和梧州市“两会”精神,并加强对离退休职工的思想引导和研发交流,耐心倾听离退休职工心声。
梧州市疾控中心离退休职工思想稳定、政治素质过硬,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离退休职工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党员支持疫情防控自愿捐款”活动中,离退休党员积极捐款,体现出崇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希望老同志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地关心党和国家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希望老同志保持乐观积极心态,力所能及地为卫生事业发展作出贡献。(黄心怡)
梧州市疾控中心与右江民族医学院共建教学实践基地
10月18日上午,梧州市疾控中心与右江民族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右江民族医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在市疾控中心挂牌。右江民族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李常应,院长、党委副书记郭蕊,副院长梁建成,梧州市疾控中心党支部书记江毅、中心主任练莲、中心副主任侯传北参加了授牌仪式。
在签约仪式上,梧州市疾控中心党支部书记江毅主要介绍了中心主要业务工作、带教师资情况、实习安排情况等;中心主要业务科室带教老师代表就老师较为关心的实习教学、实习纪律等情况进行反馈;随后双方就实习生就业、实习教学中的难点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本次挂牌不仅为卫生专业人才推行高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而且标志着梧州市疾控中心与右江民族医学院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层面更上一个台阶。(黄心怡)
梧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部分项目督导工作顺利完成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落实,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10月18日至10月29日梧州市卫健委疾控科组织梧州市疾控中心慢病科专业公共卫生指导相关技术人员对我市各县(区)进行2021年部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下半年绩效考核工作。督导内容为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结核患者随访管理。
此次督导检查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相关要求,采取查阅资料、座谈、现场核查等方式进行。督导组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现场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和下一步努力方向,要求相关单位查漏补缺,逐项对照督导组提出的反馈意见,尽快落实整改。
本次督导,既对各县(区)基本公卫服务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结核患者的随访管理项目工作开展了督导,也帮助各单位理清工作思路,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全力以赴推动上述五项工作的有效实施,确保各县(区)按时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李梦映)
健康促进下基层之防艾宣传进乡村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推动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梧州市疾控中心持续开展健康科普宣传工作。
10月26日至11月2日梧州市疾控中心分别在倒水镇、夏郢镇、长洲镇和市区开展艾滋病科普知识到群众身边宣传活动。工作人员现场向群众详细讲解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防控措施等相关知识,让大家科学认识艾滋病,杜绝高危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向群众提供免费义诊咨询、自愿HIV监测、测量血压血糖服务,另外,通过有奖竞答的方式提高群众参与度,增加防艾知识普及率。
本次活动得到了倒水镇、夏郢镇、长洲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大力支持,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黃英杰)
开展联合流调队伍培训,加强联防联控
为提升联合流调队伍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能力,10月29日下午,在市疾控中心二楼会议室举办梧州市城区联合流调队伍培训。市卫健委党组成员江带灵、市疾控中心主任练莲出席培训班并进行讲话。
培训分两场,一是联合流调机制培训,二是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培训。市级新冠疫情联合流调队伍成员、龙圩区疾控中心72人参加了培训。
市卫健委党组成员江带灵对近期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要有系统思维,及时归纳总结,注意流调关键环节和工作衔接,随时做好应急物资准备,确保流调工作高效开展。
随后,梧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唐旭军、覃敏兰副主任医师主要就收发文流程、联合流调工作流程;流调溯源工作要求、风险人员排查管控、轨迹调查、现场采样流调物资要求等内容进行了授课。
市疾控中心主任练莲强调,要从思想上重视疫情防控工作,优化流调流程,加强工作配合,流调人员要24小时待命,确保流调工作快速开展。
本次培训有效推动市级新冠疫情联合流调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公安机关、医疗机构、疾控机构新冠联防联控能力,为秋冬季疫情防控及满足应对可能出现的大规模疫情防控工作打下坚实技术保障。(黄心怡)
梧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桂ICP备17011531号-1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32号
联系电话:0774-3863720 传真号码:0774-3863725 电子邮箱:wzscdcbgs@163.com
地址:广西梧州市春湖路3号 邮编:54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