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动态(2021年第11期)
Ø 信息动态
2021年12月,这些疾病高发,注意预防
根据梧州市疾控中心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预计2021年12月,以下这些疾病发生风险高,请注意预防!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关注程度:★★★★★
风险等级:高
重点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
预防措施
l 主动报告登记:自境外或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梧人员,应及时向当地社区、村屯、单位等进行报备,并配合当地疫情防控部门落实好防控措施。从14 天内有本土新冠病例报告的省(区、市)返桂来桂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方能入桂。
l 规范健康管理:从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梧人员,请主动向所在单位和居住地社区(村、屯)登记报备,如实报告出发地、出行方式、健康状况、核酸检测等信息,抵梧后按照梧州市疫情防控有关要求执行,尤其要规范落实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
l 合理安排出行:如非必要,近期请勿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l 做好个人防护:请广大市民继续保持高度的防控意识,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出入商场、影院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科学配戴口罩,保持一米线、勤洗手、用公筷、常通风等良好卫生习惯,减少人群聚集,出入工作生活场所、户外场所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坚持“亮码”通行。
l 积极接种疫苗:请符合接种条件的3岁及以上居民群众积极有序前往定点接种门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l 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环境卫生要搞好。
l 有发热、咳嗽等不适及时就诊。
二、流行性感冒
关注程度:★★★★☆
风险等级:高
重点场所: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
预防措施
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多运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常通风:室内多开窗通风,流感高峰期尽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打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年幼者、孕妇、老人、有基础疾病等高危人群,应在流感高发季节到来前接种流感疫苗。
晨午检:托幼机构及学校等集体单位进行体温测量,若发现师/生发热,应让其戴口罩并及时就医、居家休息。
三、水痘
风险等级:高
重点场所:学校、幼托等集体单位
预防措施
◆注意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保持皮肤清洁,尽可能减少皮肤的破溃,防止继发感染。
◆注意隔离,避免接触患者。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
四、感染性腹泻
关注程度:★★★☆☆
风险等级:中
重点场所:养老、托幼机构等集体场所
预防措施
◆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不到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就餐。
◆流行季节,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杜绝传染渠道,减少感染机会。
◆患者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住所要开窗通风或使用排气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加强人畜粪便管理,避免污染生活饮用水源。
五、食源性疾病
风险等级:中
重点场所:食堂、餐馆等
预防措施
◆切勿采摘、购买不认识或易混淆的野生植物、野生菌食用。
◆生食的瓜果蔬菜要用流动洁净水清洗干净。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
◆不要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饮用开水,不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
◆餐饮服务单位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切实加强各项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食品从业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易腐败变质的食品放冰箱冷藏妥善保存。
◆不用饮料瓶等食品包装盛装非食用液体,洗涤消毒等外用物品和有毒有害物品做到标识明显且与食物分开存放。
◆市民在就餐后有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身体不适应马上到医院就诊。
六、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风险等级:中
重点场所:密闭的室内等
预防措施
◆正确使用燃气灶、燃气热水器,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如用燃气热水器洗澡,除保持通风外,时间不宜太长。
◆驾车的市民不要在不熄火静止密闭的车厢内停留太久。在车内停留时间较长时,车窗必须保留一定缝隙,便于新鲜空气进入。
疾病在于预防,请大家千万要记住了!(甘武明)
梧州市疾控系统卫生应急队伍
流调技能培训演练圆满结束
为贯彻落实国家及自治区关于加强新冠肺炎、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疫情防控有关工作要求,提升我市重点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处置能力,打造一支规范高效的流调队伍,11月19-20日,梧州市疾控系统卫生应急队伍流调技能培训在岑溪市举行。
来自梧州市、苍梧县、岑溪市、藤县、蒙山县、龙圩区疾控中心共12支应急队伍共119人集结,每支队伍由应急管理、流行病学调查、检验、健康教育、后勤保障等人员组成。
培训分为理论学习和实战演练部分进行。理论学习重点讲授了《应急管理》《现场流调技术要求》《登革热防控》和《流感防控》内容。接着在野外进行实战演练。指挥部发布应急队伍紧急集结指令,各应急分队徒步负重奔赴现场,到达现场后进行列队训练。随后,指挥部发布疫情信息,各应急队伍收到疫情信息后紧急召集队员进行疫情会商和分析,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围绕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小组讨论,并制定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措施。最后进行总结分析。通过应急队伍紧急集结、现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流行病学调查等环节,考核了12支应急队伍通讯畅通情况、应急反应能力、疫情研判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
通过本次应急技能培训,检验了应急队员掌握各项操作流程的熟练程度;锻炼了应急人员在陌生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了应急队伍如何高效、规范、有序开展流调能力,为今后处置重大疫情提供宝贵经验和奠定坚实基础。(黄心怡)
2021年梧州市健康素养监测工作顺利完成
在各部门和各位居民的鼎力配合下,在调查员不分昼夜、风雨无阻的努力下,梧州市2021年健康素养监测工作已经顺利完成。
梧州市疾控中心作为健康素养监测工作技术指导部门,为保证监测工作质量,在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下,我中心市级质控队伍,行走于梧州市各县(市、区)的社区、乡村,对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进行市级复核,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社区落实整改。除居民健康素养监测之外,早在2018年开始,我市就已经开展在校学生健康素养监测。在每个县(市、区)抽取一所高中(含中等职业学校)、一所初中、一所小学,如有高校则随机抽取一所高校抽取部分学生开展调查。目前我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和在校学生健康素养监测入户调查工作已全面完成,接下来我中心将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我市居民及学生健康素养监测水平。
健康素养监测调查不仅是对居民和学生健康知识水平以及是否会用知识改善自己的行为从而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评估,更是为政府制订卫生健康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对调查中发现的薄弱知识和技能点开展针对性强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行动,从而进一步推进“健康梧州”建设。(杨秋月)
2021年梧州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
监测工作顺利完成
2021年梧州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工作于11月19日已顺利完成。
根据《关于印发2021年梧州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在市卫生健康委和市教育局组织下,市疾控中心联合市红会医院、市工人医院在万秀区、长洲区开展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工作。
9月14-30日监测机构进入万秀区、长洲区的21所各类学校开展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工作。医院负责组织专业医疗人员和设备开展视力、脊柱弯曲异常筛查、龋齿检查工作。市疾控中心负责调查工作的组织协调、现场身高、体重、血压测量、学生健康影响因素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录入、总结上报等工作。10月-11月完成数据录入及汇总。在学校师生的配合下,医务人员的辛勤工作下,我中心完成万秀区、长洲区学生重点常见病5453份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问卷3944份的数据录入,并按时将数据上交到自治区疾控中心。现场筛查工作得以圆满结束。
从整体监测结果来看,学生的近视率较高,近视防控工作迫在眉睫。(李英菊)
梧州市疾控中心青年勇夺
广西首届公共卫生教学案例大赛特等奖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与公共卫生教学基地及MPH联合培养基地的产学融合,实现校地协同育人,广西医科大学于2021年7月举办广西首届公共卫生教学案例大赛。
梧州市疾控中心潘燕兰、黄浩、陈燕婷团队成功入围决赛,从 14支来自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基地及公共卫生硕士(MPH)联合培养基地的参赛队中脱颖而出,在10月28-30日的现场决赛中,一路过关斩将,勇夺特等奖。
本次案例来源于一次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处置,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感染剂量低容易导致学校出现聚集性疫情。本次案例主要是由于井水被诺如病毒污染,学生使用被污染的井水导致本次暴发疫情,当地学校同类学校尚存在相同的公共卫生风险。通过本次案例分析为我市有效控制学校发生类似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和经验借鉴。
“参加此次大赛,能获得优异的成绩,感谢单位领导的支持和同事的帮助,他们是我坚强的后盾,同时此次大赛也让我深刻体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重要性。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充实自己。”潘燕兰同志如是说。
潘燕兰同志能够获得优异成绩是日常工作不断积累经验和提升技能的一个体现。作为一个90后,潘燕兰同志自2015年毕业以来一直从事传染病防控工作,在疫情现场处置有着丰富的经验。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潘燕兰与梧州市疾控中心流调队员一起对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开展精准流调,及时掌握新冠肺炎病例发病情况、暴露史、接触史等流行病学相关信息,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排查,防范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的蔓延和传播。自2020年2月10日梧州市最后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治愈出院后,至今梧州市再无本地病例出现。
潘燕兰同志是梧州疾控优秀青年的一个缩影,还有很多优秀青年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为我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发挥重大的作用,为建设健康梧州提供助力。
梧州疾控青年,好样的!(杨秋月)
广西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专家莅临我市
艾滋病防治基金项目点指导工作
2021年11月23日,广西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会长黄慧带队对我市“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现场督导。梧州市疾控中心主任练莲、艾滋病防制科全体科员、项目实施小组成员以及两位专家共14人进行了督导座谈会。会上,市疾控中心就这3个专项项目的执行情况向督导组进行了专题汇报。
目前,我市承接艾滋病防治基金项目的社会组织是“梧州市红十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要工作内容涉及艾滋病感染者/病人随访管理关怀、男男性行为人群干预、暗娼人群干预3个领域。督导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访谈等方式了解项目执行情况,对我市项目实施单位及指导单位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并针对宣传教育、行为干预、咨询检测和随访管理等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提出具体的要求及建议,指导社会组织开展后续工作。
社会组织是艾滋病防控工作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今后市疾控中心将继续着力推动更多的社会组织成员参与到艾滋病防控工作中来,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防控优势,不断壮大防艾工作队伍,切实巩固完善“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良好防艾格局,共同为遏制艾滋病传播而努力。(王冠)
梧州市开展2021年疟疾监测暨镜检培训班
为了持续做好我市疟疾监测工作,提高寄生虫病防治技术及检验水平,2021年11月1-4日梧州市疟疾监测暨镜检培训班在梧州市疾控中心举行。城区各医疗单位、各乡镇卫生院的医务科负责人,负责疟疾监测的资料人员和镜检人员,共49人参加本次培训。
市疾控中心党支部书记江毅在培训班上强调开展疟疾监测的重要性、必要性,对我市寄生虫防控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分析,希望各医疗卫生机构一起努力,在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的同时,继续推进我市疟疾防控工作,巩固我市消除疟疾工作成果。
随后,自治区疾控中心寄防所副所长黎军和主管医师韦树娇进行理论和实操授课,培训内容主要围绕梧州市疟疾防控的形势、疟疾监测工作要点、疟疾相关的卫生行业标准、血片镜检操作流程和形态学等,并现场指导镜检人员疟疾血片制片以及镜检技术。
本次培训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学员疟疾监测理论水平和血涂片镜检能力,切实提高了我市疟疾监测工作质量,促进我市疟疾防控工作的正常开展。(葛鸿科)
梧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桂ICP备17011531号-1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32号
联系电话:0774-3863720 传真号码:0774-3863725 电子邮箱:wzscdcbgs@163.com
地址:广西梧州市春湖路3号 邮编:54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