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动态(2022年第9期)


文章类型:期刊资料   来源:梧州市疾控中心  发布日期:2022-10-15

Ø 信息动态 


10月,这些疾病高发,请注意预防!

根据梧州市疾控中心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预计202210月,以下这些疾病发生风险高,请注意预防!

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风险等级:高

重点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

预防措施

◆主动报告登记:自高中风险地区、有本土疫情发生地区来(返)梧人员,应及时向当地社区、村屯、单位等进行报备,并配合当地疫情防控部门落实好防控措施。

◆规范健康管理:从中高风险地区来(返)梧人员,请主动向所在单位和居住地社区(村、屯)登记报备,如实报告出发地、出行方式、健康状况、核酸检测等信息,抵梧后按照梧州市疫情防控有关要求执行,尤其要规范落实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

◆主动核酸检测:有市外旅居史来(返)梧人员须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绿码,在抵梧后第一目的地接受“落地检”(即到达目的地后立即进行一次核酸采样检测),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合理安排出行:如非必要,近期请勿前往境外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等交通工具出行的市民需提前安排核酸检测,进站时需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住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景点需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确保出行顺畅。

◆做好个人防护:保持高度的防控意识,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出入商场、影院等人员密集公共场所科学配戴口罩,保持一米线、勤洗手、用公筷、常通风等良好卫生习惯,少聚集,出入公共场所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坚持“扫码”通行。

◆积极接种疫苗:请尚未开展或未全程接种新冠疫苗的3岁及以上人员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尤其是没有禁忌症、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应尽快接种新冠疫苗。已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满6个月的18岁及以上人群可以选择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环境卫生要搞好。

◆有发热、咳嗽等不适及时就诊。

二、食源性疾病

风险等级:高

重点场所:食堂、餐馆等

预防措施

◆切勿采摘、购买不认识或易混淆的野生植物、野生菌食用。

◆生食的瓜果蔬菜要用流动洁净水清洗干净。避免生熟食混放、混用菜板菜刀等,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

◆不要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不生食、半生食海鲜及肉类。

◆餐饮服务单位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切实加强各项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食品从业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易腐败变质的食品放冰箱冷藏妥善保存。

◆不用饮料瓶等食品包装盛装非食用液体,洗涤消毒等外用物品和有毒有害物品做到标识明显且与食物分开存放。

◆市民在就餐后有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身体不适应马上到医院就诊。

三、手足口病

风险等级:中

重点场所:幼托机构、游乐场所等

预防措施

◆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不洁的食物等。

◆尽量少带小孩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如农贸市场、超市、商场、电影院、游乐场、公车、医院等。

◆要保持居家、教室等场所的环境卫生,经常通风换气。

◆要经常对玩具、水杯、毛巾、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衣服被褥经常拿到阳光下暴晒。

◆要关注小孩体温变化并时常查看口腔、手及足底等部位是否有皮疹,发现有类似症状后,要立即送诊。

◆接种EV71疫苗可以有效预防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的发生。

四、流行性感冒

风险等级:中

重点场所: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

预防措施

◆勤洗手:用肥皂/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多运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常通风:室内多开窗通风,流感高峰期尽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打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年幼者、孕妇、老人、有基础疾病等高危人群,应在流感高发季节到来前接种流感疫苗。

◆晨午检:托幼机构及学校等集体单位进行体温测量,若发现师/生发热,应让其戴口罩并及时就医、居家休息。

五、登革热

风险等级:中

重点场所:社区

预防措施

◆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蚊虫叮咬,安装防蚊纱窗及使用蚊帐,外出涂抹防蚊液等。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群众外出游玩应尽量着长袖衣长裤,使用驱蚊防蚊剂,防被蚊虫叮咬;尽量避免到疫区。如有发热、出疹等不适,及时就医。

◆不要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开展卫生运动,消灭蚊虫。清扫卫生死角、积水(室内瓶罐、花瓶、厨房及浴室积水,室外坑洼、树洞、竹筒等积水),疏通下水道,喷洒消毒杀虫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

六、感染性腹泻

风险等级:中

重点场所:学校、养老、托幼机构等集体场所

预防措施

◆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不到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就餐。

◆流行季节,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杜绝传染渠道,减少感染机会。

◆患者尽量不要和其他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住所要开窗通风或使用排气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加强人畜粪便管理,避免污染生活饮用水源。

七、水痘

风险等级:中

重点场所:学校、幼托等集体单位

预防措施

◆注意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保持皮肤清洁,尽可能减少皮肤的破溃,防止继发感染。

◆注意隔离,避免接触患者。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

疾病在于预防,请大家千万要记住了!(甘武明)


“肺”尽心机,只为健康呼吸

我市及时处置一起学校结核病散发疫情

2022919日,我市结核病预警信息系统报出一例教师肺结核病例,经核实,该病例为我市市辖区一名在职小学老师,已被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921日,梧州市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与长洲区卫健局、教育局等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一同前往该校开展现场疫情处置及结核病相关知识宣传工作。在学校领导和卫生院配合下,922日将43名密切接触者全部追踪到位,并对他们及时进行了结核菌素试验和胸片筛查,926日筛查结果显示均无异常。

学校的人群密度大,相互间接触频繁,一旦有肺结核发生易在学生中传播蔓延,严重时还将造成结核病的暴发流行。通过本次筛查和健康宣传,及早发现可疑病例,增强师生对结核病的预防意识,确保了学校师生的健康。(林华兰)


梧州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培训班顺利举行

202295日,梧州市疾控中心承办了2022年结核病防治工作培训班。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管主任、结防科科长,定点医院分管领导、结核门诊主任等40余人参加培训,以便进一步推动梧州市结核病防控工作。

由于培训班举办时正逢梧州市新冠疫情,经梧州市卫健委同意,培训班签到后,所有人马上投入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培训延后两周,由线下培训改为线上培训。梧州市疾控中心慢病科在全员参加新冠疫情防控的同时,抓紧时间,组织各单位人员进行了线上培训。

培训班上,梧州市疾控中心慢病科科长李梦映通报分析了全市结核病防治工作进展情况,就当前工作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微检科谭珍连主任技师通报了全市结核病实验室存在问题,并进行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培训;第三人民医院肺科主任李剑鹏、门诊黄德新副主任分别解读了结核潜伏感染预防性治疗策略及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预防性治疗技术指导意见。

课程针对性强又接地气,获得了参培人员的一致好评。(李梦映)


Ø行风建设


流调人同心抗疫,共克时艰——流调溯源工作队

走进梧州市疫情防控联合流调溯源工作指挥部,即刻能感受到一股严肃、紧张的氛围,由梧州市、县两级疾控、医疗卫生机构精英骨干、公安以及贺州疾控的流调队伍组成的11个流调组,共128名流调队员像停不下来的陀螺,寻找病例和病例之间、证据和证据之间的关联性,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对阳性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电话流调与现场流调相结合),查出轨迹,排查重点人员和风险点,研判传播风险。

拨打流调电话、风险点排查,汇报分析、疫情研判、对比数据……他们化身福尔摩斯24小时值班,通宵达旦、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对梧州市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链条抽丝剥茧,严防疫情蔓延,全力守护梧州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流调溯源工作繁琐又辛苦,流调队员们在前方披荆斩棘,后方的你们,不求你为他们疯狂call”,只求你一定不要不接电话,配合流调工作,主动汇报行程轨迹,为打赢梧州疫情共同努力。(杨秋月)


“情报员”同心抗疫,共克时艰——疫情信息组

如果说,流调溯源工作队是新冠疫情防控前沿阵地的侦察兵,那么疫情信息组可以说是防控一线的情报员。疫情信息组由全市疾控机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人员组成,共有37名成员。新冠肺炎按照“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需严格落实2小时疫情报告、审核的要求。这就意味着,无论什么时间节点,只要发现新冠核酸检测阳性病例报告,疫情信息组必须立即响应。在传染病监测科科长黄浩主任医师的带领下,疫情信息组24小时值守,全天候电脑、电话不离身,即报即审,全力保障全市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随着阳性病例的不断检出,流调工作的深入开展,疫情信息组的工作就变得越加紧张。及时接收、核对、推送阳性病例信息,把现场流调排查出来的密接和次密接以及风险点信息进行收集、审核、归类、汇总和推送,保证疫情信息及时、准确上报,为我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争取更多的时间。(杨秋月)


“排雷手”同心抗疫,共克时艰——核酸检测组

95日,梧州市疾控中心接到外市推送的密接协查函,立即派出流调人员对密接进行流调、采样,当日下午,我中心PCR实验室报告该密接新冠核酸检测阳性。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正式拉开了序幕。

核酸检测员们身穿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双层手套,对样本细心严谨的进行检测,整个过程下来要4个小时左右。她们不敢多喝水,避免要上厕所。她们24小时待命,筛查样本随到随检,争取以最短的时间完成核酸检测。

新冠核酸检测结果作为诊断新冠肺炎的一个标准,对尽快查明感染链条,阻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蔓延态势,进一步有针对性措施阻断疫情蔓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参加应急检测已经是常态化,只要工作需要,大家都义不容辞,第一时间出现在工作第一线。不管有多累,只要每次能快速、准确得出核酸检测结果,为流调溯源和消杀工作提供帮助,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这是梧州市疾控中心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工作的信念,是作为一个疾控人的使命担当。(杨秋月)


健康守门人”同心抗疫,共克时艰

——市疫情防控消杀队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防疫人员中,有这样一群人,我们听不见他们的声音,看不见他们的面庞,更叫不出他们的名字,防护服把他们裹得严严实实,他们的身影不在别处,而是在各个污染区,他们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健康守门人”作用——他们就是市级疫情防控消杀队。

    市级疫情防控消杀队由9名市疾控中心和14名三县一市支援的消杀工作人员组成,队伍里共有23个人,其中女队员3人。每天,队员们肩上都背着几十斤重的消毒箱,不分白天黑夜,随时奔赴在疫情防控消毒第一线。市级疫情防控消杀队主要负责阳性感染者家庭、工作场所等重要涉阳风险点、隔离场所涉阳房间的环境消毒与采样评估工作。做好现场消毒技术指导及人员培训,落实专业人员现场跟踪指导监督第三方消杀公司开展消毒工作,并开展消毒过程评价等,确保消毒效果。一接到消杀任务,消杀队第一时间赶赴疫点,全方位进行消毒处理,阻断疫情传播途径,为疫点及其周围环境提供安全保障。

随着阳性感染者的不断检出,流调工作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涉阳风险点信息推送过来,消杀任务变得越加繁重,为了尽快完成各风险点的终末消毒,消杀队员们顾不上休息,一个风险点消毒完毕后,又匆忙赶往下一处场所。

“消毒工作是永久的,是确保各项检测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我们站在第一线,要为后面的战友们提供最坚实的保障。”梧州市疾控中心党支部书记、现场消杀队负责人江毅坚定地说。消杀队至今累计派出236人次开展消杀工作,对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住所等重要涉阳风险点进行终末消毒,指导消杀和消毒过程评价面积超5.7万平方米。

身披“战甲”,手握“钢枪”,承担着切断新冠肺炎传播途径的各级疫情防控消杀队,奔波在各个可能被污染的场所,作为消杀组成员,他们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及时有效开展消毒工作,确保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保证疫情不扩散、不蔓延,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筑起一道又一道防疫长城。(杨秋月)


“疫”线疾控人:“退休不褪色”的新冠肺炎疫情处置专家王芳

202295日,梧州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疫情防控的排头兵,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梧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退休主任医师王芳,时刻关注梧州疫情,第一时间主动申请加入疫情防控队伍,同心抗疫,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休不褪色,战疫显担当的风采。王芳退休前是梧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分管应急工作,是卫生专业技术专家,具有丰富的疫情处置经验。多年来,面对疫情,她总是冲锋在前,带领卫生应急队员快速开展应急处置,为我市卫生应急工作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曾获得广西卫生应急先进个人称号。20218月,她光荣退休了。

梧州“9.5”疫情发生后,退休一年的王芳关注着疫情的进展,深知疾控人的职责,了解到中心人员紧缺的情况,特别是需要经验丰富的专家时,主动向中心领导请战,要求重返战场。97日,已退休一年的王芳加入了梧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冠疫情处置专家组。第一天,她的工作时间就超过了10个小时,参与流行病调查报告的审核、疫情风险评估。王芳一回到曾经熟悉的岗位,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对随时收到的流调队员完成的流行病调查报告进行审核,主要对流调过程有无遗漏环节、结论是否有逻辑错误,对密接、次密、风险判断等是否准确等进行核查、比对。她说:“报告审核难度在于要具备丰富的流行病学知识,熟悉防控方案要求,谨慎、细致核查比对关联材料。这是报告发出前的最后把关,不容差错。”

当问到为何退休后还选择第一时间主动申请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她说,“尽管退休了,但我始终认为自己依然是疾控人,疫情这么紧急,疾控的任务繁重,工作上有需要,我不能袖手旁观。离开岗位时间也不算长,觉得还能发挥余热,所以我选择回来,希望能为梧州疫情防控出一份力”。王芳展现了“身为疾控人,终身疾控魂”的精神,诠释着“岁月易老初心如磐”的坚定,她依然是我们年轻一代疾控人的榜样!(杨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