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三关”,筑牢我市学校结核病防控根基


文章类型:行业动态   来源:梧州市疾控中心  发布日期:2024-02-08


结核病,又叫“痨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严重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由于校园是人员密集的场所,学生容易成为发生结核病的群体,一旦发病可能在校园内造成传播,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是我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卫生健康委和市教育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主要从把好以下三道“关卡”来扎实做好我市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2023年下半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报告的均为散发病例,患者得到及时规范治疗,疫情也得到快速有效处置。


1

把好体检关,及时发现传染源


1.新生入学体检。各级各类学校按要求在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中开展结核病症状筛查、结核菌素试验、拍胸片检查等结核病相关检查。

2.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各级疾控中心监测发现辖区内的学校结核病病例后会在1天内告知学校,3天内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同时启动密切接触者筛查工作;当地的结核病定点医院按疫情处置要求对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病筛查,并在发现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筛查工作。

2023年11月,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学生开展结核病筛查(以上两张图片由市第三人民医院提供)


2

把好患者休复学管理关,

有效切断传播途径


学生被诊断为肺结核患者后,结核病定点医院会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开具疾病证明,以供学校对学生采取不同的休复学管理措施。


3

把好卫生和监督关,保护易感人群


各级疾控中心会对出现结核病病例的学校出具疫情处置意见书,指导学校做好教室、宿舍的清洁消毒和开窗通风工作;同时指导校医或老师对学生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提高学生的防病意识。

市卫生健康委不定期组织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卫生监督人员和疾病防控专业技术人员联合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对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学校结核病防控督导工作,督促学校落实相关防控措施,保障校园健康。


2023年10月,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联合对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进行督导

2024年1月,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对学校进行指导、监督

2023年11月,市疾控中心进校园宣传


梧州市疾控中心温馨提醒:

1.咳嗽、咳痰2周以上,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就诊。
2.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3.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不隐瞒病情、不带病上课。
4.在医院就诊时,应将自己的真实信息如实告诉医生。
5.肺结核患者经过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还可避免传染他人。
6.养成勤开窗通风的习惯。

7.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