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讲吾知 疾控讲堂——碘缺乏》系列专栏开讲了


文章类型:热点关注   来源:梧州市疾控中心  发布日期:2024-09-26


为进一步了解梧州市本级居民食用碘盐及碘营养状况,加强和完善消除碘缺乏病的长效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的防控策略,近期梧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了2024年长洲区和万秀区碘缺乏病现场调查工作。


2024年6月13日在梧州市凤翔小学进行碘缺乏病监测及宣传


本次监测工作分别在长洲区、万秀区抽取小学共9所;每个辖区共对200名8-10岁儿童进行尿样、家中食用盐样采集和甲状腺肿大检查;100名孕妇进行尿样、家中食用盐样采集和补碘情况调查。现场监测期间,市疾控中心医务人员联合广西盐业集团有限公司梧州分公司向学生、市妇幼保健院向孕妇发放了碘缺乏病防治宣传折页、宣传礼品,科普什么是碘缺乏病、碘缺乏病的危害和科学补碘的重要性。



2024年6月20日在梧州市逸夫小学进行碘缺乏病监测及宣传


根据监测数据反馈梧州市长洲区、万秀区均达到碘缺乏病消除标准。

碘缺乏病是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人口素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曾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流行。通过在全国范围推行普遍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我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10年以来持续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梧州市2013年和2015年分别通过全国和广西重点地方病防治“十二五”中期和终期考核评估, 2018-2020年开展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 进一步全面巩固消除碘缺乏病防治效果。

然而,我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需要长期坚持落实有效的防治措施,特别是普及防治知识,指导公众科学补碘是碘缺乏病防治的重要内容。


即日起,梧州疾控开设的《梧讲吾知 疾控讲堂——碘缺乏》系列专栏开讲了!带您了解科学补碘小知识,欢迎持续关注。




人群碘缺乏危害消除后为何要持续补碘?



碘缺乏的根本原因是人类生活的外环境缺碘,生长在这种环境中的动植物含碘量也不足,因此生活在这类地区的人群碘摄入量不足。土壤和水源中的碘是靠海水中的碘蒸发到云层、再经降雨向陆地补充,通过降雨补充碘的过程相当缓慢,故人类生活的外环境的缺碘状态是长期的、难以改变的。根据我国2017-2018年全国生活饮用水水碘监测结果显示,尽管距第四纪冰川期已经年代久远,我国居民的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依然较低,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依然为碘缺乏地区。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停止碘摄入的情况下,体内储备的碘仅够维持2-3个月。我国是碘缺乏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如果我们不能长期地、持续地补碘,碘缺乏病就会卷土重来,所以我们必须坚持长期食用碘盐。



以上碘缺乏的知识点您知道了吗?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梧讲吾知 疾控讲堂——碘缺乏》

下期关注:碘过量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吗?

祝您健康开心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