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讲吾知 疾控讲堂——碘缺乏三》:什么是碘?为什么缺乏碘?


文章类型:健康常识   来源:梧州市疾控中心  发布日期:2024-10-22


      碘是一种活泼的、具有氧化作用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溶于水的碘化物形式存在。碘在自然界含量稀少,除在海水中含量较高以外,在大部分土壤、岩石和水中的含量都很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碘缺乏病流行,其原因是全球广泛性缺碘。


      人类出现以前,地球上的熟土层中含有足够的碘元素。地球进入1.8万年前的第四季冰河期,大部分陆地布满了冰层;之后,冰层融化,地球表层的成熟土壤被冲刷带入海洋,后来重新形成的土壤含碘极少,只相当于原来的十分之一,造成了全球广泛性缺碘。在一些山区、半山区、丘陵、河谷地带以及河流冲刷地区缺碘更为严重。在大多数碘被土壤吸附的情况下,碘不易被生物所利用。


      因此,土壤含碘很高并不意味着在其上生长的植物就会含碘很高。人体碘元素主要来自于各种食物和饮用水。如果食物和饮用水缺碘,就会造成人体缺碘。



      碘缺乏病是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人口素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曾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流行。通过在全国范围推行普遍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我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以来持续保持消除碘缺乏病状态。


      然而,我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需要长期坚持落实有效的防治措施,特别是普及防治知识,指导公众科学补碘是碘缺乏病防治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