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防控 医防融合创新启动——我市“医防融合”模式构建乙肝感染者“家庭成员保护圈”


文章类型:热点关注   来源:梧州市疾控中心  发布日期:2025-04-30

在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来临之际,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联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携手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共同启动了“医防融合 梧州实践”的乙肝防控工作,标志着梧州在乙肝防控方面又迈出了创新的一步。


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入选乙肝病毒感染者家属保护项目中心医院、预防接种门诊


打造“发现-预防-干预”的闭环

“每个乙肝患者都是家庭防控的哨兵”,家庭密切接触者感染率是普通人群的29倍,乙肝防控需要从医院到家庭的防线,转移到构建乙肝感染者“家庭成员保护圈”。

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主任莫穆隆的诊疗系统就暗藏玄机——每当确诊一位乙肝患者,系统即刻生成“双色处方”:蓝色联指导抗病毒等治疗,红色联标注家庭成员防控倒计时。“过去医生只管治病,现在我们要当家庭的健康CEO(首席执行官)。”莫穆隆说。他的操作界面显示:48小时内自动推送家属检测通知;智能生成“家庭免疫加固方案”,推荐注射60μg(微克)高剂量乙肝疫苗应对抗体荒漠;快速建立动态更新的家庭电子健康账本。这种转变源自一组数据:我国76.6%的乙肝感染呈家庭聚集性,而传统模式下家庭接触者筛查率不足40%。我市正在通过打通医院诊疗系统与疾控数据库,实现“病例发现-家属追踪-免疫干预”闭环。

据悉,今年预防接种日的宣传主题为“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乙肝防控离不开疫苗这一“有力武器”。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黄仕灿介绍:“乙肝作为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市在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发病率大幅下降。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大,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有可能逐渐下降,人们仍然面临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目前乙肝感染呈明显的家庭聚集性,有很多隐匿的病人未被发现,及时发现新病人并及时治疗,同时鼓励健康人群筛查并及时接种疫苗,是乙肝疾病防控的重要方向。”

“医疗+预防”模式全市同步实施

为科学有效防控乙肝,市第三人民医院联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建“梧州市感染性疾病医防融合专科联盟”,并创新性提出了“医疗+预防”的医防融合新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医院针对诊断出的乙肝病人及其家属,开出疫苗接种处方,并引导他们前往预防接种门诊接种疫苗,从而有效保护他们免受乙肝病毒的侵害。这一模式将形成乙肝“家庭成员保护圈”,避免病人将病毒传染给家人,有效防止传染病的扩散和蔓延。

根据抗体筛查和医生的诊断情况,对于既往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市民,建议16岁以上人群:可给予补种1至2针60μg或3针20μg的乙肝疫苗。16岁以下人群:建议补种10μg的乙肝疫苗,以加强免疫防护。此外,2022版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推荐新生儿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具备良好母婴阻断效果的疫苗,能有效保护新生儿免受乙肝病毒感染。儿童青少年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个体情况,分人群、分剂量进行科学接种,以确保免疫效果的最大化。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一直在围绕高血压(重大慢病)、肺癌(重大疾病)、慢性病毒性肝炎(重大传染病)等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疾病进行突破。由市人民医院集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第三人民医院共同在长洲区先行先试,探索重大疾病“防、管、诊、治、康”一体化连续健康管理服务。此次启动的医防融合新模式,将乙肝防控的“治病”和“防病”紧密结合,实现医疗与预防的相互渗透和一体化。

实现医疗服务与预防服务的有效衔接和即时提供,我市将尽可能减少乙肝等疾病的发生,有针对性地控制健康问题的恶化,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从而真正实现“以健康为中心”的目标。

据了解,构建乙肝感染者“家庭成员保护圈”医防融合模式将在我市各县(市、区)同步实施。



相关链接: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为靶器官,可引起多种器官损害的传染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乙肝病毒主要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资料显示,在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7500万人,其中约3000万人为慢性乙肝患者。乙肝患者或乙肝携带者的家庭成员,乙肝病毒感染率达76.6%,呈明显家庭聚集性,感染年龄越小,成为慢性携带者可能性越大,部分人可转化为慢性乙肝患者,甚至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我国每年约产生90万与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的肝癌和肝硬化患者。


医生建议家庭成员根据筛查抗体情况,接种疫苗预防十分重要。集居学生、外出务工人员、新婚夫妇、入伍新兵、托幼机构人员、经常外出出差人员、乙肝患者家庭成员、与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接触者等应当重视接种乙肝疫苗。


根据权威研究显示,大于等于16岁健康易感者使用60μg乙肝疫苗可按照(0、1月)或(0、2月)2针完成接种,可快速获得保护,缩短接种周期。同时,常规接种3针20μg后无应答的≥16岁健康易感者,再接种60μg乙肝疫苗,可更好解决免疫无应答这一临床难题。医务人员提醒市民,临床实践中可结合个体化评估优化接种策略。


肝病科创建于1980年,1992年开始开展人工肝救治肝衰竭,是桂东南地区最早开展人工肝治疗各类型肝衰竭的单位,是梧州市工人医院血液透析专科联盟、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专科联盟、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专科联盟、北京佑安医院感染性疾病专科联盟、中山三院肇庆医院专科联盟成员单位。设有病房、门诊、血液净化中心三个单元。科室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医护人员25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护师4人,设有肝病研究所、肝病理诊断实验室、慢性肝病随访室、人工肝室和感染性疾病血液净化中心,开设有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及丙肝临床治愈门诊,开设病床45张。主要诊治各类肝病和肠道传染病,应用人工肝+内科综合措施救治肝衰竭患者的水平在桂东南领先,控制慢性乙丙型肝炎病情进展和防肝癌变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用微波消融+靶免等措施综合治疗肝癌效果良好。2023年8月开设了梧州首个乙肝临床治愈门诊,2024年7月,我院被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评为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规范化建设和能力提升培育单位。完成临床科研十多项,其中3项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三等奖,自建预测肝衰竭预后模型PBI成果达国内先进水平。
其中,血液净化室2019年通过验收正式投入使用,目前配备1名主任医师、1位副主任医师、1位主治医师、1位住院医师,2名副主任护师、7位护士,医师及护士均接受专业培训,曾到广州南方医院、梧州市工人医院、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进行专业进修学习,实行规范化治疗,人性化服务。拥有瑞典金宝血液透析机5台,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9台,威高血液透析机4台,瑞典金宝血滤机1台,费森尤斯血滤机2台,威高血滤机4台,金宝CRRT机1台,目前已开展多种血液净化治疗方法,如常规血液透析、血浆置换、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血浆灌流吸附、腹水超滤浓缩回输、全血灌流、全血灌流吸附、胆红素吸附、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技术(DPMAS)、双重血浆置换等,可满足不同患者的治疗需要,大大提高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肝衰竭患者抢救成功率。新开展的血液透析治疗,解决了患有艾滋病、梅毒、乙肝、丙肝、肺结核等合并肾衰竭需要维持血液透析的病人就近透析问题,其中为艾滋病合并肾衰竭病人提供透析治疗填补了桂东南及粤西地区空白。
特色技术:
(一)内科综合治疗联合人工肝模式救治肝衰竭
(二)感染性疾病合并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治疗
(三)慢性乙型肝炎长期随访管理及诊治
(四)慢乙肝、慢丙肝临床治愈诊疗
(五)肝吸虫病个体化驱虫治疗
(六)肝癌的个体化一体化综合治疗
主要业务:
肝衰竭、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病、脂肪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遗传性肝病、肝吸虫病、消化道感染性疾病、登革热、血液净化治疗等。

肝病健康咨询热线:0774-2021228 0774-3823122
中医健康咨询热线:0774-5828512



来源:梧州日报、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声明:资料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