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动态(2013年第11期)
Ø 信息动态
推进公共卫生学科发展
梧州市疾控中心“桂林医学院公共卫生人才培训基地”挂牌成立
为探索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新途径,加快培养公共卫生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目标的实现,梧州市疾控中心与桂林医学院共同商定,在我市疾控中心建立“桂林医学院公共卫生人才培训基地”。双方将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层次和理论知识水平。医学院按公共卫生专业教学实习要求,给予培训基地实践教学管理和业务上的指导,确保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郑福文)
自治区卫生厅到我市进行免疫规划督导
11月4—8日,自治区卫生厅免疫规划督导组到我市进行免疫规划工作督导检查。
本次督导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接种单位规范化建设、免疫接种服务方式、冷链建设和运转、预防接种补助经费落实、疾控机构履行职能、免疫规划工作经费等情况以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调查等。在梧期间,督导组检查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城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免疫规划工作情况。督导组认为,我市各项免疫规划工作均较好,疫苗接种率及卡证相符均达到国家及自治区要求,预防接种信息系统使用规范,管理工作质量高,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疫规划人员定期下街道入户搜索漏种儿童,为消除免疫空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罗华生)
多部门开展西江水上联合巡逻值班督查
截至
由于上游来水量减少,西江通航水位持续下降,待闸船舶日益增多。为预防各种突发事件发生,
(莫桂姮 郑福文)
共同筑起一道艾滋病防线
梧州市有关部门开展“世界艾滋病日”系列宣传活动
在市政广场举办的宣传活动中,市防艾委各成员部门、市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利用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艾滋病免费咨询检测服务、有奖问答、游艺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
在梧州市体育馆项目建筑工地现场,市防艾办工作人员、梧州学院、梧州职业学院的志愿者面对面向工地的外来务工人员介绍了目前我市艾滋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艾滋病预防知识。同时,还向外来务工人员发放有安全套等物品在内的“红丝带健康包”,提升外来务工人员的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
市卫生学校成立了“宝巾花”艾滋病同伴教育志愿服务队。服务队到长洲区龙新村进行防艾知识宣传和义诊活动,向广大农民、青少年宣传艾滋病预防知识。
当晚 ,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在市政广场小舞台举办“ 12·1艾滋病日”专题宣传晚会。晚会通过舞蹈、小品、粤曲对唱、莲花板、三句半等文艺节目和有奖问答,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市民群众宣传防艾知识。晚会现场还举行了艾滋病知识有奖抢答以及红丝带“爱心一元捐”活动,推动全社会关心、参与艾滋病防治行动,树立健康意识,共同筑起一道艾滋病防线。
据统计,目前我市艾滋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是“六多一广”:死亡数多,报告死亡占病例数的26.79%(累计死亡计算);晚发现多,新发现报告的感染者超过三分之一为病人;性传播多,87.44%感染者为异性或同性性途径感染;农民多,农民占今年报告病例的约71.52%;低学历多,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8.54%;老年人多,50岁以上中老年人占45.61%;分布广,全市所有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并已由高危人群向一般普通人群蔓延扩散,我市艾滋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 (郑福文)
吃动两平衡 预防慢性病
梧州市卫生部门开展“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咨询活动
据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负责人介绍,1989-2009年卫生部门在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南宁市等6城乡开展“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结果显示,6城乡居民的膳食摄入不合理,主要膳食摄入呈现出“五少四多”:即“五少”是平均每标准人每日摄入谷类食物少,蔬菜少 ,水果少,奶制品少,水产品少 ;“四多”是畜及禽肉多 ,油多 ,盐多,酒精多。20年间谷类摄入量下降了24.3%;而禽畜肉类摄入量明显增加,至2009年止人均摄入量达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可以帮助抵御传染性疾病,还可以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十六个字,又称“健康四大基石”。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预防80%的心脑血管病和2型糖尿病,40%的恶性肿瘤。
要远离糖尿病等慢性病,就要管住自己的嘴,迈开自己的腿。《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议: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每天最好能吃50g~
消除疟疾交叉检查
本次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今年1—10月份我市发热病人血检登记表和血片制作的质量及合格率、疫情报告及漏报调查、有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和输入疟疾继发病例等,并现场考核4名来自各医院的疟疾镜检员镜检水平。
通过交叉检查,检查组对我市疟疾防治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给予我市本级得分是98.5分。但同时也发现:考核抽查镜检员时有一名镜检员看错2张片;部分乡镇卫生院的厚薄血片涂片不均匀,染色太深;长洲卫生院有一个10岁儿童忘记写家长姓名。
我市有关单位负责人表示,将根据检查发现的存在问题加以改进,加强血片制作培训和镜检员的培训,也将更严谨、细致工作,争取将消除疟疾的工作做得更好。 (祝碧莲)
在MSM人群中推广HIV唾液检测方法
男男性行为者(MSM)是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之一,受邀前来的MSM有24人,均没有使用过这种检测方法。会上疾控中心MSM干预小组负责人现场为大家演示了HIV抗体唾液检测的方法,并就关于艾滋病的检测、病程以及后续治疗等作了必要的讲解。在经过专业的辅导后,到会的MSM人群中有13人自愿领取了一份试剂回去试用,并表示愿意接受一个月之后的随访。
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HIV抗体唾液检测是一种辅助检测方法,在我市是首次推广试用。这种方法除了有便捷的优势外,更大的意义在于提高MSM人群的检测意识。 (王冠)
预防接种人员上岗培训
11月19-23日,市卫生局、疾控中心举办了2013年度预防接种人员技术培训班,对未取得预防接种工作上岗证的免疫规划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培训。来自我市各预防接种单位的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共127人参加了本次培训。卫生部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卓家同应邀在班上授课。 (罗华生)
中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检查
为进一步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此次检查抽查了微生物检验科、传染病管理科、免疫管理科、后勤保障科以及预防医学门诊等5个科室,针对组织管理、生物安全制度记录、菌毒种样本采集/运输/保藏、医疗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各科室在生物安全管理方面均做了大量工作,工作人员责任意识较强,但也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存在,主要集中在生物安全自查记录以及相关生物安全法规等文件的保存等方面。检查组对本次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 (何昭)
Ø 行风建设
市疾控中心上线《政风行风热线》节目
梧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桂ICP备17011531号-1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32号
联系电话:0774-3863720 传真号码:0774-3863725 电子邮箱:wzscdcbgs@163.com
地址:广西梧州市春湖路3号 邮编:54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