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动态(2013年第12期)


文章类型:期刊资料   来源:梧州市疾控中心  发布日期:2014-11-13

Ø    信息动态 

消除艾滋病歧视 从我做起

梧州疾控开展医务人员艾滋病反歧视宣传活动

1227下午,梧州市疾控中心积极响应市卫生局《关于在医疗场所消除与艾滋病相关的羞辱与歧视的倡议书》的号召,举办中心医务人员艾滋病反歧视讲座,中心主任黄贵彪亲自主讲,号召中心全体卫生技术人员积极学习并按照倡议书的要求,正确对待艾滋病感染者与病人,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尊重他们的合法权益,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

讲座结束后,中心110多名职工积极响应,踊跃在“市卫生局在医疗场所消除与艾滋病相关的羞辱与歧视的倡议书”板报上签名,承诺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正确看待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尊重他们的合法权利;努力消除对他们的羞辱和歧视;向他们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同时,致力于宣传、普及艾滋病知识,消除社会公众对艾滋病的恐惧,消除他们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偏见。倡导全社会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提供综合的关怀与支持,为改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生存环境而努力。                         

(郑福文  黄心怡)

 

防艾知识进入公务员初任培训

1210,梧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制科科长钟坚应邀在2013年梧州市公务员初任培训班上,为165名公务员讲授艾滋病防控知识。此次讲座结合实际案例,从生理卫生知识到艾滋病的流行概况,从全球艾滋病的感染情况到中国疫情分布等,深入浅出的讲解了毒品、艾滋病、性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并在现场进行互动演示,探讨了关于艾滋病社会歧视的问题,倡议大家学会重视自身健康问题并以平等的眼光看待艾滋病患者。

市人事考试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说,举办本次讲座的目的,是让新的一批公务员正确认识了艾滋病防控、禁毒、性健康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其防艾和自我保护意识。                                                    (王冠)

 

中心门诊医务人员应急技能操练

为了提高门诊医务人员的应急救治能力,1210,市疾控中心预防医学门诊组织科内医务人员进行了急救流程和急救设备使用的知识培训与操练。

培训针对门诊可能出现突发卫生事件的类型,门诊医务人员的分工与职责,讲解晕针晕血预案、应急处理流程、处理原则和方法。现场示范简易呼吸气囊、咽喉镜、吸痰器、应急出诊箱等急救设备的使用技巧和方法。讲解、示范结束后,由医务人员轮流操作各类急救仪器,练习双人徒手心肺复苏术。

此次培训提高了门诊医务人员的基本急救技能,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在出现应急事件时,能快速有效、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置。               (李华)                                 

 

部署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

1220,市疾控中心召开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工作会议,传达全区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会议精神,对中心开展风险评估工作的机制、程序等进行安排。中心主任黄贵彪、副主任王芳、各业务科室和应急办负责人、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参加了会议。

会上,王芳副主任传达全区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会议精神,对风险评估工作的背景、目的、意义等做了说明和解释,对中心开展风险评估工作的机制、程序等进行安排;并就中心实施《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管理办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技术方案(试行)》办法做出释义。与会同志对风险评估工作及中心的实施办法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黄贵彪主任要求:一是风险评估管理要按照分工协作、责任明确的原则,把每月开展的日常风险评估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要通过风险评估工作,引导专业人员关注疫情和业务工作动态,在工作中积极收集疾病监测信息、疫情报告信息和舆情信息,为风险评估工作提供有效数据和背景资料。     (李梦映)

 

我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达65.54%

据市疾控中心2013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学生视力不良率达65.54%,视力不良成为我市中小学生常见病中的最突出问题,应该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据统计,今年市疾控中心负责监测的6所点校(市一中、市二中、市七中、工厂路小学、中山小学、寺冲小学)学生人数共11205人,同比去年增加2.35%。体检结果显示,与2011年相比,我市中小学生龋患率明显好转,但肥胖率较稍有上升,其他的常见病基本处于平稳的状态。其中视力不良率65.54%;龋患率15.60%;营养不良率13.04%;超重率3.96%;肥胖率9.90%;没有检出沙眼。

             (周素芳)

                                

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

民办幼儿园凭证入托率较低

2013年,我市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工作,通过市辖区各预防接种单位的共同努力,截止目前,共查验15846人,发现无证13人,漏种1139人,共漏种疫苗2436剂次。

为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工作,市疾控中心专门下发相关文件并召开专题会议,统一部署查验工作,小学要求在9月秋季儿童入学期间,幼托机构要求每月开展儿童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并对无证儿童进行补证,对漏种疫苗的儿童和学生发放漏种通知,要求学生及时到接种单位进行了补种。从查验工作总体来看,我市城区托儿所、公办小学、幼儿园凭证入学(托)率较高,而民办幼儿园凭证入学(托)率较低。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与流动儿童存在免疫空白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部分流动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不够重视,预防接种证遗失或遗忘在老家无法查验有关。为此,我们今后应加强对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管理,努力提高其疫苗接种率,降低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病率。                                                         

(李锋城)

 

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合格率99.8%

据市疾控中心相关资料统计显示,20131月至11月,我市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15641人,体检合格15607人,体检合格率99.8%。其中,食品从业人员体检占90.4%,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体检占9.6%。体检异常检出率情况:甲型病毒性肝炎(HAV)阳性率0.06%戊型病毒性肝炎HEV)阳性率0.02%,血清谷丙转氨酶偏高4.42%,沙门氏菌阳性率0.17%

市疾控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负责人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 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甲肝与戊肝,主要由消化道传播,故预防重点是切断粪-口传播途径,此需加强粪便及饮用水的管理。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改善环境卫生,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等,提高人们的防病意识和卫生素质,甲肝与戊肝是可以预防的。                              (李 华  郑福文)

 

Ø    行风建设 

梧州CDC开展疾控专业技术知识竞赛活动

1227,梧州市疾控中心举办了一次疾控专业技术知识竞赛活动。

本次竞赛活动由中心各业务科室人员组成9支队伍参赛。竞赛主要内容包括疾病控制基本知识和应急处置技术,以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卫生应急信息管理、相关预案、流程及技能方法为主,采取理论笔试和现场答辩两种方式进行。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以及简答题等。

中心主任黄贵彪介绍,本次竞赛活动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建设学习型组织活动的一个很好的体现,进一步提升了各业务科室疾病预防控制技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通过组织知识竞赛活动,巩固了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加强了各科室间的了解和交流,进一步推动疾控工作规范持续开展,以提供更好的公共卫生技术服务。       (黄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