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动态(2014年第10期)
市领导到中心进行调研
科学有序 防控登革热
9月底以来,梧州市相继出现输入性登革热病例。
我市出现10多例登革热本地病例
自治区疾控中心专家莅临指导
国庆节期间,梧州市出现10多例登革热本地感染病例和输入性病例后,我市卫生系统启动了登革热防控应急预案。
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广大市民,每年5-11月是登革热发病高峰期,如果此期间被带登革病毒蚊子叮咬,一两周内出现发烧、肌肉酸痛等症状,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 (李梦映)
规范健康教育服务 构建权威信息发布平台
梧州市培训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
10月13-15日,梧州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在梧州中鼎商务酒店举办了一期“2014年梧州市健康教育培训班”,各县(市、区)爱卫办、疾控中心,市辖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分管领导和相关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共90余人参加了培训。自治区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梁绍伶所长、刘巧鸾2名专家应邀到班上授课。
本次培训班主要内容有:梧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教育绩效考核解读、健康教育工作信息网络直报(月报和季报)相关操作及指标释义、健康教育计划设计实施与评价、健康教育平面传播材料制作与评估、重点疾病和重点场所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技术、高血压/糖尿病健康教育促进、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介绍等。
梧州市卫生局副局长周云英参加了培训班,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健康教育促进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健康教育与促进,积极构建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对公众提供健康信息。规范健康教育服务,要通过多种形式,及时把防病健身的卫生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积极引导广大市民建立起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切实提高市民健康素养水平。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加大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投入。要以健康促进医院为切入点,探索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的有效模式。已经达到《无烟卫生计生机构评分标准》的梧州市人民医院、红十字会医院、工人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和第三人民医院6个医院,要按照自治区卫生厅的要求开展创建健康促进医院活动,以健康为中心,改善医疗环境,普及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患和谐。围绕“科学就医”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社区居民的就医能力和健康素养水平,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郑福文 陈 玲)
政府统一指挥 部门联动协作
梧州市开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三级)应急演练
本次演练的全过程包括事故报告、应急救援、协调指挥、事故调查、问题食品的查处,各环节均严格按照规定和程序执行,体现了政府统一指挥、部门联动协作的整体性工作格局。现场400余人观摩了此次演练。
近年来,市疾控中心在承担全市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事件的监测和检验工作中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障公众饮食安全。演练的成功举办,提高了市疾控中心应对突发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协调、配合、快速处置能力。
梧州市副市长彭健铭出席活动并宣布了启动指令。 (莫桂姮 黄心怡)
上门为企业送健康
活动当天,市卫生局、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深入到该公司包装车间设点摆摊,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接受咨询、问卷调查等方式,向车间一线工人普及职业健康监护、慢性病、登革热防控等健康知识的宣传,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理念,为工人的职业卫生、健康防护提供卫生技术指导和建议。
据了解,为更好地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市卫生局、疾控中心成立了由卫生局谢英局长为队长、陈瑞文副局长为副队长、疾控中心分管领导为队员的卫生局重点企业服务队,结合自身特点,积极为企业提供帮扶服务,每年进企业服务不少于2次。 (郑福文 陈 玲)
培养卫生新闻宣传队伍
10月23-24日,梧州市卫生局、梧州市人口计生委及梧州日报联合举办了一期“2014年梧州市舆论能力引导及新闻宣传工作培训班”,主要针对“面对突发事件,如何做好新闻发言人?”内容开展,令全市卫生、计生系统新闻宣传干部获益匪浅。
培训班邀请了梧州市政协文史委主任曾强、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秘书长邱洁玲任培训老师,采取课堂讲授与模拟演练相结合的方式,由学员扮演新闻发言人和记者,分别就《小学学生食物中毒事件》、《登革热疫情》两个案例进行模拟演示。“登革热有没有疫苗预防?”“蚊香有没有毒?”市疾控中心的“新闻发言人”从容镇定,面对“记者”的提问均能应对自如。
生动的模拟演练,让学员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卫生部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与记者媒体的沟通方法以及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与技巧。
(李英菊 黄心怡)
培训新上岗免疫规划工作人员
此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疫苗免疫程序、预防接种信息系统、预防接种法律法规、疫苗和冷链管理、AEFI监测管理、免疫针对传染病等。班上,市卫生局疾控科科长李子杰还作了《用心做好预防接种工作》的精彩讲课,强调要努力为我市每一个免疫规划内儿童做好服务。 (唐勇珍)
举办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培训班
急性弛缓性麻痹 (简称“AFP”)监测是维持无脊髓灰质炎 (简称“脊灰”)状态的关键措施之一,对我市维持无脊灰工作至关重要。而今年巴基斯坦、尼日利亚、阿富汗等中国周边国家均发生本土脊髓灰质炎疫情,且病例数多,部分地区发生暴发疫情,我国脊髓灰质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此次培训主要针对国内外脊灰防控形势、AFP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广西加强脊灰监测方案的解读等内容开展,这将进一步提高我市区的AFP监测报告工作质量,增强AFP的防控工能力。 (李锋城)
开展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体检
此次调研体检,对掌握我市学生体质与健康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制定体育卫生工作发展规划、科学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周素芳)
实验室废气处理系统竣工验收
近日,市疾控中心实验室废气处理系统通过验收。该系统设置于中心综合楼楼顶西侧,由5套设备组成,总投资12.3万。经检测,该系统经过加水或加碱处理措施后,废气排放的浓度与未经处理前的浓度相比,衰减50%以上;当实验室处理的样品量较小时,废气浓度衰减度可以达到80%,甚至完全处理干净,处理效果显著。至此,我中心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实验室废水废气排放处理系统,实现了实验室废水、废气达标排放。 (赵 洪)
梧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桂ICP备17011531号-1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32号
联系电话:0774-3863720 传真号码:0774-3863725 电子邮箱:wzscdcbgs@163.com
地址:广西梧州市春湖路3号 邮编:54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