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手足口病


文章类型:传染病防制   来源:梧州市疾控中心  发布日期:2017-04-21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密切接触病人或隐性感染者传播,5岁以下的小孩最容易患手足口病,主要症状是发热和皮疹,患手足口病时要及时到大医院诊治。适龄儿童可在知情自愿的情况下,自费接种手足口病疫苗,预防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的预防关键还要靠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来实现。以下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四行动。

洗手行动:家长在接触儿童前、处理粪便更换尿布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外出归来、饭前便后都要给儿童洗手。

清洗行动:要及时丢弃一次性尿布或及时清洗、暴晒、消毒尿布,勤洗晒衣被;经常清洗儿童使用餐具、奶瓶、奶嘴、玩具等其它常接触物品;消毒可采用高温(>56℃)、漂白粉或紫外线进行消毒。

开窗行动: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保护行动:做好儿童保护工作,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4-10月份)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到医院看病时尽量带口罩。

正确洗手方法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进行摩擦。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进行搓擦,交换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进行摩擦。



第四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大拇指进行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第五步: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进行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第六步:一手指尖在另一手掌心进行转动,交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