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疫苗梧州上市


文章类型:热点关注   来源:梧州市疾控中心  发布日期:2016-04-26

425上午,在梧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接种门诊,一名34个月的男孩接种了一针手足口病疫苗,他成为梧州市首个接种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的孩子。

这种疫苗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手足口病疫苗——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简称EV71灭活疫苗),能预防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有望显著降低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该疫苗作为“第二类疫苗”使用,由于不属于免费供给的“第一类疫苗”之列,家长需要自费接种打针。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遵循“知情同意、自愿自费”的原则,依法、规范、科学、合理开展EV71疫苗接种。该疫苗是一种灭活疫苗,以注射的方式进行接种,注射两剂次,中间间隔一个月。

广西是手足口病高发区,近年来,广西手足口病疫情一直居高不下,无论是发病数还是重症数、死亡数,均位居全国前列,且发病数占全区所有法定传染病的60%左右,是全区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根据广西区疾控中心专家预测,2016年全区将进入手足口病高流行年。目前已知的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约有20多种,主要病原为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A16型(CoxA16)。其中,EV71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的主要病原,由于手足口病治疗上尚缺乏有效的特异性药物,疫苗接种便成为预防和控制这类疾病暴发流行的根本手段。据专家介绍,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用于预防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上市前临床研究数据表明预防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的保护率为97.3%,预防由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的保护率为100%

 2016年4月25日一名儿童在接种手足口病疫苗

 

附: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

【疾病简介】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最为常见。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重症患儿可见神经系统感染引起的神经源性肺水肿、心肺功能衰竭、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疫苗作用】该疫苗用于预防由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

【禁忌症】

1.              对本品中的活性物质、任何非活性物质或制备工艺中使用的物质,包括辅料、甲醛以及硫酸卡那霉素(人二倍体EV71灭活疫苗)/庆大霉素过敏者(Vero细胞EV71灭活疫苗)。

2.              发热、急性疾病期患者。

3.              严重慢性疾病、过敏体质者禁用。

【不良反应】本疫苗为灭活疫苗,接种后不会引起手足口病。少数接种该疫苗的儿童可能出现接种局部轻度疼痛、瘙痒,或者一过性轻度发热的不良反应,但可自行缓解。

【注意事项】

1.  下列情况应慎重使用本疫苗:

      患有血小板减少症或者出血性疾病者,肌肉注射本疫苗可能会引起出血。

      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或免疫缺陷的患者,接种本疫苗产生的免疫反应可能会减弱。

      未控制的癫痫患者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2.  接种本品与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应至少间隔1个月以上,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3.  因疫苗特性或受种者个体差异等因素,疫苗保护率并非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