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灾后蚊虫防控
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疟疾
水灾过后,原孳生地的蚊幼虫被水带走,短时间内蚊虫的密度可能不升反而会出现下降,但各种积水增加,蚊虫孳生地增多,在水灾后大约10天左右蚊虫密度将会形成一个高峰期,主要表现在人被叮的次数增加,同时容易感染如乙型脑炎、登革热及疟疾等各种蚊媒传染病。应做好防蚊灭蚊的综合措施,防止蚊媒传染病的发生。
(一)应采取杀灭成蚊,及时消除各种积水特别是房前屋后、院落内的盆罐积水,疏通下水道,可采取拟菊酯类药物喷洒的办法防止蚊幼虫孳生。对于观赏池内积水可放养鱼类,采取生物防治的办法控制雨后蚊幼虫的孳生,不能清除的无用积水可投放灭幼剂,降低蚊虫密度。
(二)控制和管理传染源,家畜家禽圈棚必要时洒灭蚊药,病人要隔离。
(三)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蚊虫,消除蚊虫孳生地,注意清扫卫生死角和垃圾。
(四)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蚊虫叮咬。夜间睡眠挂蚊帐,露宿或夜间野外劳动时,暴露的皮肤应涂抹防蚊油,或者使用驱蚊药。
梧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桂ICP备17011531号-1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32号
联系电话:0774-3863720 传真号码:0774-3863725 电子邮箱:wzscdcbgs@163.com
地址:广西梧州市春湖路3号 邮编:54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