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动态(2017年第6期)


文章类型:期刊资料   来源:梧州市疾控中心  发布日期:2017-07-17

召开2017年梧州市城区流脑免疫预防工作交流会

为更规范地做好流脑免疫预防工作,梧州市疾控中心于2017616 日在中心三楼会议室组织召开2017年梧州市城区流脑免疫预防工作交流会。

龙圩区疾控中心、城区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免负责人及计免骨干共58人参加了此次会议。针对流脑疫苗品种多样,程序复杂的特点,免疫规划管理科科长刘幼平介绍了流脑疫苗的接种程序及序贯程序的正确应用,各接种单位分组分享流脑疫苗使用经验,针对疫苗的选择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

据了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冬春季,儿童发病率高,注射流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有效手段。本次交流会重新温习了流脑疫苗的接种程序及序贯程序的正确应用,让参会人员对流脑疫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更好、更规范地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提供正确指导。

(唐勇珍 陆红玉)

完成我市万秀区和长洲区的第二类疫苗遴选工作

2017410日起,全区的第二类疫苗需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药械集中采购网进行采购。为确保我市万秀区和长洲区的第二类疫苗供应,615日下午,在梧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召开了第二类疫苗遴选工作会议。

我市疾控中心全体领导班子和在中心免疫规划管理科、后勤科、角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富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抽取的7名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另外,会议还邀请了市卫计委相关专业人员候传北和黄小云两位同志担任监督员。会上,中心主任练莲就本次会议的重要性、遴选工作事项和工作纪律提出了具体要求。在监督员的全程监督下,遴选专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阳光透明原则从广西壮族自治区药械集中采购网挂网的37143种疫苗中遴选出可供我市万秀区和长洲区常规使用的疫苗品源共86种。

本次遴选工作的完成,为确保我市万秀区和长洲区的第二类疫苗供应,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赵 洪)

举办2017年梧州市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和重点传染病防控培训班

为提高我市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理水平,更好地开展手足口病、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根据市卫计委的安排,梧州市疾控中心于524-25日在梧州大酒店召开2017年梧州市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和重点传染病防控培训班。

该市各市直医疗机构、县(市、区)疾控中心、全市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共80多人参加了此次培训班。培训班上,首先由梧州市疾控中心主任练莲讲述了梧州市2016年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及相关工作要求;接着由疾控专家进行登革热、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疫情处理,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监测及防控要点,诺如病毒感染防控要点,2016年梧州市传染病信息报告情况、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要求的培训,最后由藤县疾控人员作传染病防控工作经验介绍。

除了授课以外,培训班还进行了现场考核和互动讨论环节,全体学员的考核平均成绩为 92分。学员纷纷反映,该次培训班内容实用、针对性强,收获匪浅,为我市重点传染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潘燕兰)

梧州市分期举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班

为进一步做好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17622-30日,梧州市卫计委组织我市各医疗卫生计生机构在岑溪大酒店和梧州大酒店分三期举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班。

参加培训的人员包括各县(市、区)卫计局、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管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和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技术人员。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填报工作以及相关绩效考核要求等。

此次培训班规模大,覆盖梧州全市,参加人员共计600余人。培训班上,参加者认真思考、积极提问。三期培训班得以圆满完成,这对进一步做好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陆红玉)

“两广兄弟联谊”

——梧州市疾控开展男男性行为人群健康教育干预活动

男男性行为(MSM)人群是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之一,也是近年来艾滋病新感染者中比例增长最快的。617日,MSM群体在梧州市举办了一场大型活动“两广兄弟联谊”,此次聚会是广东、广西两地MSM群体自发组织的同志聚会,每年举办一次。到场的MSM是两地同志代表利用bluedqq群以及朋友圈等多种社交软件召集的。利用此次活动的契机梧州市疾控中心开展了男男性行为人群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扩大宣传覆盖面,提供优质健康咨询服务,吸引更多“同志”前来疾控中心进行HIV检测。

活动从下午6点开始,到场约300人,疾控中心防艾人员在活动现场提供HIV咨询检测,并推荐大家关注同遊记公众号,大部分有定期检测习惯的MSM人员都前来参加抽血,带动了一部分从未参加过检测的新人前来了解HIV检测。当天晚上在梧州市某娱乐场所继续开展宣传活动,在表演环节穿插同遊记公众平台宣传,以有奖问答方式吸引到场的人关注公众号。目前共有110余人关注该同志健康信息平台,这对我们今后进一步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招募男男性行为人群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有重要意义。

自开展MSM人群艾滋病监测以来,宣传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通过今年上半年MSM检测结果可以看出,我市MSM人群中新感染病例仍有发生,这提示我们在今后的艾滋病干预活动中,仍然需要扩大宣传覆盖面,普及防病知识,鼓励MSM人群使用安全套等,提高MSM人群的主动检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

(陆红玉 王 冠)

开展伊蚊监测 防控登革热

目前梧州城区和农村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主要是白纹伊蚊。白纹伊蚊幼虫常喜于水质清的小型积水,成蚊主要栖息于户外建筑物阴暗处、杂物堆放处、低矮的灌木丛中。随着天气变化和气温的上升,伊蚊密度逐渐增高,传播登革热的可能性也随之上升。

为掌握我市登革热媒介伊蚊种类构成、密度、分布及季节变化和长期趋势,为登革热预测预警、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梧州市疾控中心于今年4月启动登革热蚊媒监测工作,监测周期为4-11月,每月2次。全市共8个监测点,其中万秀区和长洲区3个、下辖的县(市、区)各1个。截止6月底,全市共监测48点次,监测指标在安全阈值范围内约占监测点的1/3,还有小部分监测点处于高度传播风险状态。

各级爱卫办将根据监测作出的风险评估,组织广大群众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特别是高度传播风险的区域,更需持续开展清除孳生地和杀灭成蚊工作。

(黎启明)

开展蟑螂密度监测工作

68日晚上,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分别对万秀区和长洲区的部分医院、宾馆、餐厅、社区和汽车站开展蟑螂密度监测工作。该项监测工作是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蟑螂的生活习性,工作人员利用晚上时间,到各公共场所把粘蟑纸放在蟑螂的孳生栖息地粘捕蟑螂,次日回收,计算侵害率,为下一步全市投放药物除“四害”提供防控依据。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蟑螂通常栖息在有食物有水的厨房灶壁的缝隙、碗橱内、按桌下、水池底下、放杂物的地方,还有医院、宾馆的衣柜、床头柜等也是蟑螂隐藏栖息的地方,而且蟑螂的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强,只有做到环境卫生清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垃圾封盖封袋,如此才不会利于蟑螂孳生。

(吴柏岐)

梧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妇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

630,梧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中心三楼会议室召开妇委会换届选举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三届妇女委员会委员。中心共53名妇女职工参加了会议。

会上,由中心第二届妇委会主任王芳同志代表第二届妇委会作工作报告,总结了中心女职工在过去几年里取得的佳绩,赞扬了女职工积极进取、兢兢业业、负责到底、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风貌。按照组织原则和程序,全体女职工先后就《选举办法》、委员候选人名单、总监票人、监票人、计票人名单等事项进行举手表决,各事项均顺利获得通过。紧接着,采用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的方法,大会选举产生了由王芳、蔡周梅、袁兰琼三位同志组成的第三届妇委会委员。

会议即将结束之际,邀请中心党支部书记江毅致闭幕词,他充分肯定了上一届中心妇委会的工作,并对新当选的妇委会委员表示祝贺。他希望新一届妇委会紧紧围绕服务疾控中心工作,多开展有意义、有实效、有利于妇女身心健康的活动,强调全体妇女干部职工充分发挥妇女同志耐心、细致的本性,处理好家庭与工作的关系,为推动疾控事业发展发挥好“半边天”作用。

最后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胜利闭幕。

(黄心怡 陆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