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亮智慧人生,共享健康生活”
●2018年5月15日是我国第25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主题是“‘碘’亮智慧人生,共享健康生活”。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知识,使大众对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有科学、正确的认识。5月15日上午市发改委、市卫生计生委、市工信委、市食药局等13个单位 35人在市潘塘公园参加此次宣传活动。宣传活动主要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展板、发放碘缺乏病防治宣传资料、设立咨询台等途径向广大市民进行宣传防治碘缺乏病的知识。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食用碘盐对人体的重要性,碘缺乏病的危害,真假碘盐的鉴别方法,加碘食用盐的烹调及存放方法等相关知识,对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儿童智力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碘是一种活泼的具有氧化剂作用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能溶于水的碘化物形式存在,尽管自然界中碘含量稀少,但它却是人体各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元素。碘缺乏病人可表现为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低下、脑发育滞后和智力下降等,碘缺乏对人类的损害在低年龄组人群损害犹为明显。国际公认的碘研究成果发现,碘的摄入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增加。
1994年,国务院以法规的形式把食盐加碘作为我国的一项国策确定了下来,采取以食盐加碘为主的防控措施,取得显著成效。我国自1995年实施全民加碘以来,在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等)方面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我国在2000年基本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防治成果一直维持到现在,处于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状态。广西盐业监管体制的改革给碘缺乏病防控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预防碘缺乏病,世界公认的最经济、简便、有效、安全的办法就是食用碘盐,而且要长期坚持下去。
我国水碘分布呈显著性的地域差异,推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科学补碘的策略是合适的,既可以降低低水碘地区碘缺乏的风险,也可以避免高碘地区碘过量的风险。我市多次水碘监测结果显示,梧州市属低水碘地区,当人体较长时间生活在缺碘环境中,每天摄入的碘量不足50微克时,就可表现出各种疾病形式,进行食盐补碘是完全必要的。目前广西食盐中盐碘的含量为18~33mg/kg。
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土壤等)几乎都缺碘,尤其山区、丘陵、河谷地带、荒漠化地区和河流冲刷地区缺碘较为严重。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因此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自2000年以来,广西完成的各类监测或调查(碘缺乏病监测、碘盐监测、高水碘地区调查和高危地区调查)结果显示,人群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范围。
2017年我市按 “十三五”广西地方病实施方案要求开展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碘盐覆盖率≥95%,碘盐合格率及合格碘盐食用率≥90%;监测点的8~10周岁儿童尿碘中位数大于100μg/L,符合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
●碘盐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因为碘元素在高温、潮湿环境,或遇到食醋等酸性物质,就很容易挥发掉,所以家庭在购买、保存和使用碘盐时应该注意下面一些问题:
1、购买碘盐时,应到正规的商场、超市或碘盐零售定点单位购买,千万不要随意购买流动摊贩的私盐或无碘盐。
2、不要存放时间太长,随吃随买。
3、装入有盖的棕色玻璃瓶或瓷缸内,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炉火的地方。
4、不要用油炒碘盐,炒菜、做汤待快熟出锅时放盐效果好。
梧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桂ICP备17011531号-1
桂公网安备 45040502000032号
联系电话:0774-3863720 传真号码:0774-3863725 电子邮箱:wzscdcbgs@163.com
地址:广西梧州市春湖路3号 邮编:54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