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疾控人——“黄铁人”的担当


文章类型:机构动态   来源:梧州市疾控中心  发布日期:2020-02-10

梧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断专家组成员、梧州市疾控中心党支部委员、疫情处置组组长、传染病监测科科长黄浩


    1月20日,大寒,在中国,它是最后一个节气,即迎来新一年开始。对于黄浩来说,却是意味着一场和疫情赛跑的开始。


采集病例标本


    2020年1月20日晚上20时,黄浩接到市红十字会医院的电话报告,该院接到1名有武汉人员接触史的发热病人,高度怀疑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疫情就是命令!黄浩立即带领疫情处置组的成员奔赴市红十字会医院,对病人开展病例标本采集,逐一问询调查病人发病前、后的接触史,活动轨迹

等等,不放过任何可疑环节,仔细辨别分析对流行病学调查是否有用。23时30分,刚回到单位把样品火速交付实验室进行病毒核酸检测,还没来得及

喝一口水,市红十字会医院再报告1例疑似病例,黄浩再次带队奔赴战场,又开始一系列严谨细致的疫情处置工作,完成的时候已经是凌晨2时30分。

这时,第1份标本结果已经出来了,报告显示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梧州市出现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病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打响了,

黄浩立即又投入了紧急汇报、分析、撰写病例报告、提出防控建议等后续工作中。凌晨4时,黄浩终于可以回家休息一下。上午7时,又急急忙忙的参

加自治区调研会议,10时市人民医院报告出现疑似病例,于是新一天的忙碌又开始了。


对医务人员开展个人防护培训

指导乡镇卫生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作为一名党员,责任于心,担当同行,关键时刻我必须迎难而上。我们必须在第一时间到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疫情,及时采取行动,

不畏惧、不退缩。”黄浩就是这样以身作则,没有春节休假,一直在“白”+“黑”的模式中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岗位上,凌晨2点钟回家是常态。

虽然,黄浩的家在单位大院内,但是为了能及时协调、指导各项工作,累了困了就在办公室眯一下,有时一天只能睡两个小时,以便及时应对工作,

大家都笑称他为“黄铁人”。


深夜,整理疫情分析报告

这是黄浩在科室休息的小床,勉强能躺下,但他经常就是这样在科室将就着休息一下,时刻准备着。


    除了疫情处置,黄浩还要负责对我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事件发生态势做研判;对应急处理进行技术指导;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的个人防护、

标本采集等培训。


对检验人员开展个人防护培训

隔离病房外通过手机视频电话直接指导医护人员对疑似病例采样

    疫情还没结束,奋战还在继续,深夜回家清晨出门,黄浩每天陪伴家人的时间很短暂,刚上一年级的女儿说:我已经很久没有见过爸爸了。黄浩的妻子

-盘珍梅作为实验室工作人员,也在疫情防控一线,家中的两个孩子交给从外地赶来的外婆照顾。由于工作时间和场所不一样,两人已经很久没有见面,

只是偶尔在交接标本的时候有机会碰面,时间短暂,只能眼神交流一下,匆忙的问候一句“吃饭了吗?”、“冷,穿多点”、“儿子想你”。

作为传染病监测科科长,黄浩在疫情报告、疫情处置、疫情研判等工作中发挥了技术骨干的关键作用。在疾控疫情防控队伍中,“黄铁人”并不是个例,

    还有很多“林铁人”、“李铁人”等等。黄浩和中心28名工作人员组成疫情报告和疫情处置组,24小时轮班,穿梭在医院隔离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搜索

密切接触者,是防控疫情的“侦察兵”。

    疫情当前,作为疾控人,我们不忘初心勇担当,挺身而出抗击疫情,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日夜坚守。